1建立一种假设
最近在学习模型,在很多课程的开始就会强调这个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它的应用前提又是什么。比如理性行为者模型就是假定人们是在理性(也就是有目标的、并且能够不断的优化目标),能去寻求最优解、会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做最优的事情。它是一种很用的思考“人”的方法,在谈判博弈中,要依据对方的选择而做出你的选择。这里就相当于了两层假设条件,一是参与博弈的人是理性的,二是你能更加对方的选择而适时调整。
如果说模型这个鬼你不喜欢,那么我们把情景放在工作经常会出现的谈判中。为了让谈判的双方或者多方达成共识、促进合作,我们往往先假设没有那些大家不同意的条款,先把原则性的条款都过一遍,达成初步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讨论或者解决异议。
因此,我们不能在读书的时候只盯着那些判断性的语句或者段落,还要在找到论点后,仔细排查一下论点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应用的场景又是什么,这样才会较为全面的了解一个观点。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做到客观中立,面对未知的事物、甚至是是你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或能力这头猛犸象的时候,你我都是盲人,唯二不同的是心态和随之引发的行动。
当我们摸到象腿的时候,尽管觉得它粗壮而相对有规则类似于宫殿的柱子,大家也要稍安勿燥,先且按下不表,可以尝试着借个梯子向上再摸摸,弯下腰向下再接触一番,更可以就刚才触摸后重新换个方位细细的感觉下纹理和手感,那么第一感觉的“柱子”就要被存疑了,在对比之前你认为的柱子应有的触感,仔细的琢磨下,尽管刚一接触是粗糙的、厚重的,可细细的感知后有那种类似于生命体才有软弹的感觉呀;如果是柱子,那么向下摸到的类似于舂米的器具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如果是柱子,在柱子顶端应该是屋顶吧,可怎么也不想木头或砖呀,更不是草屋顶的感觉。仅仅这三个比较常规的动作,就会对原本那个是“柱子”的结论产生撼动,更何况,在之前最大的假设是你摸的这头大象是不动的、静止的,可它是个生命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一旦它晃晃头、跺跺脚、甚至是打个喷嚏,大家的那些结论还能站得住脚吗?
2盲杖
主题阅读却可以当做是我们的导盲犬抑或是盲杖,在通向目的地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一点点、一步步建立起不设预判、不做争辩的整体框架。我们不做这些争议的裁判官(也不可能是)我们只是想对这个存在争议的议题、或者这个议题涉及的背后的相对真理做个全面的了解。
从这点上看,它更类似于写论文时的综述。在想要研究某一领域或者和导师商定某个研究方向后,快速的建立起全方位的认知的最好的途径就是查阅涉及到关键词的全部,对它的研究过往、现状、方法、观点进行整理和概述,形成一篇综述,只有在综述完成后,你才能说对要研究的方向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也更清楚了争议以及争议背后涉及的核心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进行主题阅读后可产生的成果,同时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中立的定见、随时反省自己是否有过或不及的倾向,这时的角色就好比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中焦点小组会议的主持人,类似于永澄提到的“引导师”。
焦点小组会议(Focus Group Meeting,FGM)是把预先选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集中在一起,了解他们对所提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焦点小组会议的问题一般都是结构化的,也就是说问哪些问题,顺序怎样,都是基本定下来的。主持人的职责是尽量让每个人在每个问题上发表观点,让气氛活跃,大家发言积极。但是主持人自己不能参与讨论,不能发表观点,不能说诱导性的话,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真实。同时主持人要控制好会议进程,一旦话题偏离太远,主持人应该及时把话题引回到主题上。对于提问,主持人的技巧很重要。问题顺序应先易后难,先问行为后问态度。在有些干系人不太愿意说的话题上可以用投射方法。例如,有些干系人不买某些东西是因为嫌贵,但是在大家面前可能会不好意思说,就会说觉得东西用不上之类的。这时就可以用投射的方式来问,可以问“你的朋友会买吗?如果不会,你觉得他们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干系人的心理防线就没那么强,但此时他说的还是自己,只不过进行了角色对调罢了。
整个引导或者主持的过程,与主题阅读的切合度极其的高。我们就是主持人,要去了解和理解对弈某个特定的议题或问题人们心中的想法及其原因。其中的关键是,使对主题进行充分和详尽收纳,的讨论。意义在于了解文字背后的作者对一种产品、观念、想法或组织的看法,了解所研究的事物与他们的契合程度,以及在感情上的融合程度。而整个会议之后,应形成正式报告。开头通常解释目的,说明所涉猎的主要问题,描述参考资料的范畴及作者相关介绍,并说明确定范围的过程(也就是检视阅读的过程)。接着,列出第一个主题,然后总结对这一主题的重要观点,最后使用参考文献的真实记录(逐字逐句的记录)进一步阐明这些主要观点,并以同样的方式一一总结所有的主题。
哇唔!着实有一种毛孔通透爽到爆的感觉呢,而且突然发现,自己最近有意无意的都在将刚学到的知识与之前的学过的进行对比和对接,尽管需要时间以及事件的检验,但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意味着很多知识不会零散的分布在我的大脑皮层中,之前他们就是野人,若隐如现的闲逛着,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漫山遍野的去寻找他们,偶尔运气好些会及时捉到,运气不好那就是选择性遗忘了。可现在不同,我尝试着按照各自不同的属性给他们建立一个个聚居区,但每个居所又不是彼此独立的,我还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每个知识都能彼此建立多种多样的联系,不再封闭、不再孤立、不再游离,让思考更有章可循、让行动更切中要害,避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