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99天
原文阅读: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讲解: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言,这四种品性都近于仁。”
启发思考:
上一章以“泰”与“骄”讲了君子小人外在表现和心胸格局上的差别,这一章孔子说明了仁者应该具备的四种品质。刚毅和木讷现在已经成了两个词,但在先秦时代,得分成四个字分别理解。
孔子用这四个字描画出四种品性,认为这四种品性气质接近于仁者。仁,是学习追求的目的,也是通过君子能达成的最高境界。而这四种品性、气质,则是达到这个最高目的的必备条件。我们分别来思考体会一下这些品性。
“刚”是和“欲”相对的。《公冶长篇》里孔子曾批评过申枨,说“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人的私欲太多,怎么可能具有刚的气质?一个人以公心为重,不徇私、不利己,无欲则刚,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表现出刚的气质。不能做到无欲者,则不能至于刚。孟子强调自身修养出至大至刚之气,所谓养吾浩然之气,为后人所遵奉信守。
近代大儒梁漱溟认为,刚之一义也可以统括了孔子全部哲学。孔子说“吾未见刚者”,“刚”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似乎也不应当拿一个很难作到的态度提出给一般人,但是“刚”实际上兼括了艰深与浅易两极端而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刚最重要的是一种方向,是一种进取的精神,有的人可以入的浅,有的人可以入的深,但人人都可以去努力。
毅是坚毅、果敢、有魄力、有决断。孟子说“威武不能屈”,指的就是这种品质。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说的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刚毅的品质。《中庸》也有类似说法:“力行近乎仁。”能坚忍不拔,坚持去做一件事,就是仁德。
这种刚毅进取的精神已经充分地体现在孔子一生的道德实践之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没有回答。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木是像树木一样朴实、厚道,不耍小聪明,肯于做人所不愿做的苦功,肯于自己吃亏。讷是少言,说话谨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人说得不多,但做得很多,就会被大家认可。这种观点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观点,我们比较推崇的是那种做实事的人,不多说话,以信誉来服人。虽然孔子本身也不是木讷之人,但其中的道理还是值得我们反复体会,随时警醒。曾国藩说,唯读书能转人之性。
孔子对人性的观察、对人的品性和气质的分析描述,在整部《论语》从头到尾、贯穿始终,说明夫子绝不是随便讲的,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入观察与反省才提出来的。儒家的这种刚健自强的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历史上,对于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积极作用,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