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其实是个高成本的活动。你看,首先得花时间选书,选好了得掏钱买,买好了还得花时间看。所以如果不幸选到一本烂书,除了浪费人民币之外,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如今,读书人越来越少,出书人越来越多的年代,烂书成堆。所以,学会如何在泛滥成灾的图书中找到真正值得一读的书既能帮你节约银子,也能帮你节约时间。
我好读书,当然,教材可以例外。从小学(原谅我那个年代农村还没有开设幼儿园)开始阅读课外书,先是小人书,后是武侠小说,当然偶看言情,初中住校期间寝室熄灯后还偷偷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小说,生怕被老师查夜发现。初中毕业之前,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基本都看完了。高中阶段为了考大学,课外书阅读量有所下降,上大学后包括现在工作10余年,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阅读上,既看有用之书,也读“无用”之书。或许是阅读量有一定的积累,慢慢也就悟出了一些选书的心得。简而言之就是三看:一看是编还是著,二看出版社,三看作者。
每本书的封面上都会有作者的姓名,而姓名后面一般加“编”、“编著”或“著”来区别一本书是汇编而成还是作者亲笔写就。编的书我基本不看,大凡编的书,一般都是剪切+复制+黏贴的结果,拾人牙慧而无自己的观点,拼凑痕迹明显。比如《细节决定成败全集》《最好的医生是养生大全集》诸如此类的书,所以凡是某某编著的全集、大全集之类的图书,基本没必要花时间去看,更没必要浪费你的银子为编者的七拼八凑买单,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大师给作序的文学作品汇编等有时也值得一看。问题是你得首先知晓他是一个大师。而作者著的书,大多为作者亲笔写就,一所要表达的一般都是自己的观点,纵然有错,也贵在真实。
同样的,每一本书封面上都会印有出版社的名称,表示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其实这里是很有讲究的,全国有那么多出版单位,虽然都叫出版社,但其实每一个出版社的主打风格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全中国有几千家药品生产企业,虽然都叫药企,但有的主要生产肿瘤类药品,有的主要生产感冒药,有的主要生产妇科药,有的主要生产儿童用药,但什么药都生产的药企却很少。所以,出版社也在进行差异化竞争,定位不一,强项不一。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文学类书籍见长;中信出版社则以经管励志类为主;而如果你想看一本计算机类图书,则一般选择邮电出版社的没错。所以,我如果想读一本经管著作,我一般会选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因为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已经在我阅读之前,替我过滤掉众多不值一读的经管著作。
看完了出版社,最后来看看作者。写作的人那么多,可写的东西又那么多,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又是那么的不同。就拿写散文来说,林徽因、三毛、毕淑敏、铁凝、杨绛、季羡林、朱自清、余秋雨、鲁迅、巴金、茅盾都会写,而且也写的很好,但不见得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你都喜欢,比如我就偏爱鲁迅犀利辛辣和余秋雨沧桑的文风。
通常情况下,我一般通过上面的“三看”去选择一本书,当然,对于一些我不甚了解的作者或者畅销书,我一般先通过豆瓣来看看他人对书评价,或者去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城看看读者评论,点开目录看看全书的章节安排来判断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这些方法,来看看这本书是否值得我掏银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