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最初有时间概念是在初中,在此之前我的感受和《同桌的你》里边唱的差不多: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那之前我经常在中午问我妈晚上吃啥,刚过完年又盼着过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觉得是时间宽裕,并且对未来抱有太多幻想。
让我在对时间如流水这种现象幡然醒悟是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会,平日严厉的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你们小学毕业了,你们一年级刚踏入校门的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是一转眼过去了六年,你们在未来还要面临初中、高中,这六年可不像小学这么好过,你们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加快速。可能那时候我也是在小学那种环境待腻了,我心里想不管什么学校也比在这待着好。当班主任宣布放学的那一霎那,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地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我才意识到坐在一个屋六年的人们永远不会像往常一样在第二天再陆陆续续地来到教室,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了。
如今小学毕业七年了,初中,高中也毕业了,很可惜地是我在毕业后唯独没有再回到小学看看,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还没有办法微笑地面对小学的过往。班主任在毕业前对同学们的讲话可能大多数同学忘了,而我还深深地记得,我真切地感受到,从那以后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时间过得都很快,好像还没做好准备就过去了。
每次参加考试前,我都想,我参加了那么多次考试:期中、期末、中考、会考、高考……都没有让自己满意过,考完试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充分,审题不认真,当然这些马后炮无济于事,成绩依旧冰冷地写在纸上,这何尝不是一种遗憾?所以我越发地珍惜每一次考试,把它当成一种弥补过去遗憾的机会,不让机会白白地错过。
对于考试很多学生有畏难心理,无非是因为能力不足带来的不自信害怕考不好,有的人选择抄袭,有的人选择缺席,实际都是在害自己。我现在察觉到,每次考试都是明晃晃地给我们机会,因为有分数,有排名就是给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拉开后者的加速器。如果人生是一次马拉松赛跑,考试就是跑道刻度,是拉开人与人距离的柏林墙,一旦错过时机,就天然地落在了后边。人生终究要比马拉松复杂,当离开学校之后就会发现,再也没有定期的考试了,只有随机测验;再也没有老师给打分数了,只有自己的估分;再也没有数字的排名,只有人心的远近。人生这张答卷在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分数出来,但录取工作早已在未知的时间结束。
就连人生中哪些机会抓住了,错过了,没有人帮你统计,如果自己没记载那就是过去了。
最近我对这个理解更深刻了,因为我发现我错过了太多。我错过了小时候童言无忌的年岁,错过了念书时名列前茅的的霸气,错过了一次次出人头地的机遇,错过了对生活点滴小事的记录,错过了便宜而又难得的收藏品……
前几天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听课状态不太好,老师多说了几句话,却触动了我的心弦。老师说,小孩子对父母是有崇拜感的,他会认为我的爸爸或妈妈是无所不能的超人,等你们有了孩子,一旦他们发现原来自己的爸爸妈妈连高中知识都不知道,会不会很失望?到那时你们会不会放弃了自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逼迫他们学习,就像你们家长曾经逼迫你们一样。听完这些,让我有些感慨,这种一代推一代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就和明日复明日一样,只是很多人还理解不到。
人是有等级的,不论在什么年代什么领域,由于经济实力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把共呼吸的人划分成了不同的命运,而除了先天已形成的智力、家庭背景,更多是后天的拼搏和投机,这种差距就落在第一次选拔上。对于普通学校,拥有第一次选拔的就是高中,因为之前都是按地域划分的,而高中后拼的是成绩和能力。现在说,已经是回忆了,这就意味着,错过的就是永远的错过。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我们应该珍惜,却没教我们如何珍惜,如何珍惜自己的时间,如何珍惜身体的健康,如何珍惜嘴边的机会……其实很多人对于珍惜这个概念模糊有情可原,那是不懂。我们常说,要珍惜时间,并不是把时间攒起来,因为攒不起来的,而是有意义地度过,不在浪费和虚无中度过。当然,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头脑中的意义也不同,那么评判标准是:“以后不后悔”。
回望我二十几年来人生所走的轨迹,较为曲折,尽管许多前辈对我赞赏,某些方面同辈人远远地落在我身后,但还是充满遗憾的。尽管选择不了家庭环境,如果我以前再努力和刻苦一些是不是会比现在好一些,这已是假设。
好在青春开始不久,不要等到青春结束的时候,再遗憾地说:再见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