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的雨水就没停过,周五的傍晚更是发布了黄色预警,暴雨真的要来了。这样的周末瘫在床上听着音乐,品着美食,看着书,逗着狗,再美好不过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在周六的下午去看场电影,我习惯每周去看一场电影,毕竟,有些电影只有去电影院看才有感觉。放弃了热映的《变形金刚》5,我选择了《冈仁波齐》。
我喜欢看纪录片,或者说故事片。
因为附近影院没有这部电影的排片,便跑到很远、很偏、又很破的一个影院,这部电影很票价不贵,车费大概30几块,跟电影本身的观看成本差不多。
开始的镜头讲述着藏民的日常,在一个叫“芒康”的地方,人们放牧,念经,吃糌粑,喝酥油茶......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真实的记录满足了我的猎奇心,原来藏民的生活是这样的。
故事的主线关乎信仰,村民尼玛扎堆决定完成叔叔的夙愿,在他有生之年带他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天真烂漫的小孩。
在此之前,我没去过西藏,没见过冈仁波齐,不知道朝圣,当第一个五体投地的跪拜镜头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面前时,我被震撼了,真的要一路跪拜到拉萨,跪拜到布达拉宫,跪拜到冈仁波齐,答案是肯定的,朝圣信徒的纯粹超出了我的认知!
这一路,他们经历了产妇生产,车子被撞,山体滑坡,老人去世......叩着等身长头,吃着最简单的食物,住着随地搭起的简陋帐篷,临睡之前必须念经,一路上施予善意也接受善意,不怒不嗔,为了祈福众生,心无旁骛的不停走着,叩拜着。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只为到达心中的神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像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海拔6656米,如一座大金字塔,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它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对于这部电影,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有人评价导演在消费信仰,有人抨击信仰本身的愚昧。
看完这部电影,镜头下波澜不惊的生活感让我记住了冈仁波齐,记住了朝圣,感受了在壮丽的自然风光下,漫漫上千公里的朝圣之路,囊括的生老病死,让人心生敬仰。让我知道,每天挤着地铁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忙着工作愁着买房,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的人把信仰寄于抛往许愿池的硬币,有的人把信仰寄于寺院的烧香拜佛,有的人把信仰寄于深埋于心的真与善,有的人把信仰寄于五体投地的朝圣之路......也许我们难以理解,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整个生命的圆满,我们要尊重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也许,我们不用辞职去远方,也不用刻意去冈仁波齐转山,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神山圣湖,朝圣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追寻信仰的方式。有的人心向钱程,有的人心向虔诚。快乐、苦难在一个复杂的螺旋中渐如山峦般沉默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