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七年春,公伐邾。
三月甲戌,取须句。
遂城郚。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晋先蔑奔秦。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涖盟。
【传】
七年春,公伐邾,间晋难也。三月甲戌,取须句,寘文公子焉,非礼也。
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廕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听。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译文
【经】
七年春季,鲁文公攻打邾国。
三月甲戌日,占取须句这个地方。
于是修筑城邑。
夏季四月,宋成公去世。
宋国将自己的大夫杀死。
戊子日,晋国和秦国在令狐交战。
晋国先蔑出使秦国。
狄国侵犯我西面边境。
秋季八月,鲁文公与各诸侯及晋国大夫在扈地结盟。
冬季,徐国讨伐莒国。
公孙敖到莒国参加盟会。
【传】
七年春季,鲁文公发兵攻打邾国,这是鲁国利用晋国内乱的空子。三月十七日,占取须句,让邾文公的儿子当守官,这是不合于礼仪的。
夏季,四月,宋成公死了。这时候公子成做右师,公孙友做左师,乐豫做司马,鳞矔做司徒,公子荡做司城,华御事做司寇。宋昭公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说:“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它,那么树干树根就没有遮盖了。葛藟还能遮蔽它的躯干和根子,所以君子以它作为比喻,何况是国君呢?这就是俗话所说‘树阴遮蔽,偏偏使用斧子’,一定不可以。君王要考虑一下,如果用德行去亲近他们,那就都是左右辅弼的臣子,谁敢有二心?怎么要杀他们呢?”宋昭公不听。穆公、襄公的族人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昭公,在宫里杀了公孙固和公孙郑。六卿和公室讲和,乐豫放弃了司马的官职来让给公子卬。昭公即位后安葬被杀的人。《春秋》记载说:“宋人杀其大夫”,不记载名字,这是由于人多而且他们没有罪。
晋襄公一死,太子还在襁褓中,所以继位有了争议,诸卿夺权,霸主晋国无瑕他顾,鲁国乘机张牙舞爪,看来国不论大小,都不甘寂寞。
乐豫反对宋昭公杀群公子,宋昭公固执己见引发了宋国的内乱。是否厚待宗室子弟其实是个问题。由着宗室弟子壮大,容易引发内乱,反正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天下,你有资格继承,我也有资格。
看晋国在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吸取教训尽去群公子,所以晋国的公子大都去外国发展。可是国内的权力总要有人把持,晋文公大封功臣造就了后来的六卿专权,最终三家分晋。这样看来如何制衡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