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说到了寄居蟹。
恰好最近看到了BBC“生命的故事”纪录片,拍得非常美,关键是还剪辑成了有故事情节的片段,令人忍禁不禁。其中有一个章节也讲到了寄居蟹。每一只寄居蟹,都必须找到一只大小合适的螺壳。节目中解释的原因是,没有这个外壳,沙滩上的太阳可能会把它们烤熟。我对这个说法存疑,因为,我认为螺壳里面也不可能有空调,温度应该和在外面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一点。
我又百度了一下,百度上给出的原因是用来保护它们自己柔软的的腹部。百度还如此描述:
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铠甲里,却也因为这副铠甲,它必须得背着跑来跑去,甚至让自己右螯脚大于左螯脚,或左螫脚大于右螯脚。
也就是说,这个壳保护了寄居蟹,同时也限制了寄居蟹。
我们一辈子的人生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壳,这些壳,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那么,我们人生中的壳,又是什么呢?
角色。
我们一生中,需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 。
比如,儿子(女儿)、学生、职员、中层、领导、父亲(母亲)、某某长,某某总,某某局,某某董,等等 。
有家庭的角色,有单位的角色,有社会的角色,各不相同,但也有其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我还是我,只是壳不一样。
角色,只是我们的一个壳而已。
正如寄居蟹一样,我们背的壳,在给我们保护或说利益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发展。因为我们必须背着壳跑来跑去,还必须按照壳的形状,改变我们的发展方向,如寄居蟹一般要不让自己右螯脚大于左螯脚,要不让自己左螫脚大于右螯脚。
社会对我们的角色都有一个预期,比如:
做儿子,必须孝顺,三年不改父道,谓之孝。子不言父过,等等。
做学生,认真听讲,不给老师添堵,还要求与其他同学保持良好关系,互爱互助;
在单位,服从上级,带领下级,支持下级;
角色化生存,就是按照别人的预期生活的一辈子。这个别人,有传统、有社会、有家庭,也有我们自己所看的书、所上的课与所遇到的人。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中国人乃至中华文化圈的人,写下了角色说明书。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妇”等。君君臣臣是规定了社会化角色我们应该如何扮演;父父子子夫妇,则规定了我们家庭角色关系应该如何协调。
我们整个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我们逐渐角色化的过程;角色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我们所处的民族、社团或家庭角色说明书,按照角色要求规范自己言行的过程;规范自己言行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违反人性,悖离自己内心,按照别人预期生活的过程。
关于这种现象,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得体”。
什么叫得体?
我们是儿子的时候,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是得体;但你认为自己是父母娱乐快活的产物,因此不必为自己不想按照他们的希望而生活,叫不得体,也叫举止失据;
我们是父母的时候,我们想办法教育孩子,供养孩子,叫得体;而只顾自己生活,认为孩子有孩子要走的路,父母有父母自己的空间,叫举止失措,叫不得体;
我们是下级的时候,不知道感谢上级的支持,不知道感恩同事的帮助,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成果,这叫不得体,反之,一切功劳都是互相配合,一起努力的功劳,则为得体。
等等。
我们都听说过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为什么唐太宗会吓得将鹦鹉置于怀中窒息而死,继而又不停骂魏征这个乡巴佬,非常讨厌。
这是因为魏征要求李世民一直只扮演皇帝这个单一的角色。魏征希望李世民没有全能自恋,没有自己的愉悦,没有自己的不爽,更没有自己的焦虑,愤怒,甚至恐惧。不能流露一点点自己的私人情绪,换谁,谁也受不了。更何况皇帝这种职业权力又极大,本以为普天之下老子第一,结果这个角色的说明书偏偏对这个角色规范最多,还有名臣监督,还有史官盯着,我估计李世民面对这个皇帝扮演说明书也傻眼了。
后面的故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清楚,象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君君臣臣,各自严格按说明书表演,很协调,很令后人向往。殊不知,这个故事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甚至到了李世民要把魏征毁尸灭迹的程度。为毛?因为李世民看到了魏征的日记,发现魏征自己也没有按照约定的角色说明书出演,存了私心,有私心就算了,还把李世民没按说明书表演的部分,以片尾花絮形式,记录了下来。不是谁都有成龙那种娱乐精神的,是不是?因此,李世民龙颜大怒,我觉得非常理解。
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悲哀的部分,过分追求每个人扮演角色,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演员。发展到后来,如宋朝理学,竟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要求每个人忘记自己,完全角色化生存。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角色化生存一定不好。
将每一个人角色化,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社会管理的需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看这个教育体系打造的产品,角色化就是将我们统一规格,好处就是便于管理。这有一点像现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按这个标准生产,以便于维修、运输、使用。
事实上,组成一个人的基本框架的五个层次中,第三层就是角色框架层。我不知道读者们怎么看待这个第三层。我个人的理解,一个人的角色框架,往外走,就是外在属性,即对社会角色的认可程度;往内挖,就是内在属性,即对自我,对自我独立性的保持程度。
角色,实际上就是联接自我与社会的纽带。
小孩很小的时候,我对于她自称“宝宝”,觉得很好玩,因为从一个成人的角度的看,不称“我”,而称“宝宝”,仿佛从第三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己。
后来学习了一点心理学,发现这正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历程。
小孩子一开始,他就是没有“自我”的意识。无论是“爸爸”、“妈妈”或“宝宝”,都是一种角色,小孩子认识、感知这个社会,最初就是从角色认知开始。也就是从关系中,觉知自我。比如,这个男人是“爸爸”,那个女人是“妈妈”,他们有一个“宝宝”,这些都是关系,脱离这些关系,孩子则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所以,为什么会要求我们“得体”?
得体也就是遵照角色说明书,扮演好的们应该扮演的角色,这戏才能够演得下去。
湖南著名的本土笑星“奇志与大兵”,他们有一个小品,叫《智取威虎山》,是讲乡下业余剧团,出演样板戏,演员因为唱醉了,把戏中角色,与自己戏外角色混在一起,戏中有戏的故事,非常好笑。之所以会出现强烈的幽默效果,就是角色与预期反转原因,导致整个样板戏演成了一个小品,荒诞而真实。
因此,角色化生存,这是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如何面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角色只是一个人和这个社会联接的纽带。我们看一个人,应该清楚地知道,他的角色化生存要求他如何说话,如何行动。也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一个人。
其次,适应我们自己的角色扮演,其实也就是适应这个社会的过程,我们对于自己角色扮演应该有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角色化生存,基本上都是反人性,压制和教化的。因此,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就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一颗平常心,演戏嘛,不必当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是有其哲学与心理学基础的。
其三,我们做事处世,要利用这种角色与人性分离的现实状况,研究人性深处的愉悦与不爽,愤怒与恐惧,这可以成为我们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处理协调矛盾与冲突的基层逻辑。
其四,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角色就是角色,我们个人本身,不会因为你的壳很漂亮而有大的改变;也不会因为你的壳很贵,而改变我们自身的价值;更不要用很大的代价,去追求那些很贵或地位很高的壳。壳只是壳,如果没有自身价值的提升,壳给我们带来的,不过是黄梁一梦而已。
一个人的能力,不会因为一纸任命而立马提升,千万不要因此傲视四方,因为那一纸任命只是给你换了一个壳。
我们过于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变迁,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本身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各种壳下都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