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风景 于书韵
我漫步在贵州山区一个少数民族布依族的村寨——高荡村。因地形条件限制,这里十分闭塞,经济也很落后,但风景优美,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村子。
虽说是个不算小的村子,可我却感觉异常的安静。熟悉了城市的喧闹,我一时间竟无法适应这里的寂静,山里的鸟鸣格外响亮,山谷间不断有回声。
房屋错落有致,石瓦石墙石阶,全是就地取材。大自然的原色成就了一片特有的风景,古朴而宁静。
我走过一个有着将近两千年历史的石拱门,转身进入一条小巷,我见到了一位老人。
老人坐在古老的石屋门口。密集的石头挨挤在一起,不知多少块才砌成一面墙。深棕色的木质门半掩着,原本大红的对联因风雨的洗礼褪色不少,瘦削的老人在房子的前面坐着,身影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渺小。
他年龄大约在70岁左右,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褂子,头上缠着藏青色的头巾。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窝深陷,一生的辛勤在这一位布依族老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迹。老人正握着一个玉米棒,一边守在门口望着来往的游人,一边慢慢地往嘴中送玉米粒。老猫安静地趴在他身旁,眯着眼。一人一猫一斜阳,静谧而安详。我被眼前这情景所触动,不禁走上前去。老人见我在他面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咧嘴笑了,掰了一截玉米递给我。我啃了一口,又糯又甜。我和他攀谈了起来,他说,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出去打工了,山外面赚钱多一点,就是回来不方便。还有一个孙女儿和我差不多高,去年不上学也出去赚钱了,过年的时候还忙,不曾能回来过年。讲到这儿,老人的目光黯淡了许多。我勉强听懂了乡音有些重的老人的话,一时间不知该怎么接。无言的石屋,静坐的老人,分明是一幅盼着儿女回家的风景。那一刻,我想起了老家的姥姥。
我的姥姥也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啊!姥姥今年快90岁了,前不久回家,他正坐在藤椅上,眯着眼。一见到我们回家,兴奋得一下子挺直了腰身,脸上写的满是高兴。我放下手中的牛奶,笑着:“姥姥,好久没回来了,我好想你呢!”“可不是!这次有57天了呢……回来不要带东西,我不要吃什么的。你们回来玩玩,我就很开心了!”我的鼻子一酸——我的姥姥,每天都在掰着指头数我们回家的日子,他不求我们带些什么,只是希望看到我们好好的。
我望着眼前斜阳下这一屋,一猫,一老人。一静一盼望,一处期盼的风景。
眼前的老人和我老家的老人不断重合,重合。视线模糊,又清晰,这一刻,我忽然想回家,回到那个有姥姥的旧房子,让我的姥姥脸上再次绽放笑容。我也希望,此时,有个和我相似的小孙女儿,有和我一样的念头,回到这大山里的石屋,带回一个温暖的拥抱,让这道风景不再孤寂。
斜阳下,我轻轻道别后的石屋更无言了,那蓝色的瘦小的身影更小了。石屋老人,无言期盼,它成为触动我心灵的风景,这一刻,心底酸涩而柔软……
触动心灵的风景 王吴凡
夏季燥热的暖风,在大西洋中纬度较高的英国国土上,显得不那么热情。我们的造访是在雨季,但天公作美,这艳阳高照的晴天,让我们的旅途多了不少风景。
伦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是我们旅途的最后一站,它表面是一个普通的小镇,与其他欧洲小镇一样,绿树葱茏,充满各种现代与古典建筑。但就在这个小镇亨利街的北侧,一座古老的房屋坐落于此。这幢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斜坡状的瓦顶,凸出墙外的窗户和泥土原色的外墙,无一不彰显着它的古老,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莎士比亚就曾居住在这里。
怀着好奇和敬仰的心情走进这里,一股厚重的年代气息感扑面而来。楼下的房间都以石块铺地,而楼上的都以木板铺地。其中,大部分房间的陈设都按当年的样子摆放,连当年莎士比亚出生的摇篮也在其中。房间内的陈设无比简约,每一件家具都那么的普通,与常人无异。只有那粗糙不平的地板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莎士比亚去世之前也算是一个贵族,但你从他身上,看不见任何贵族的骄傲奢华,而只有一份平淡与节俭。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绕过一间间屋子后,我的视野渐渐开朗起来,这里是莎士比亚故居的后花园,花园中栽种着的花草,都是在剧中提到过的。花园中景色优美,在层层树木的环绕下,有一块空地上摆满了长椅。大家坐在椅子上,欣赏着中央舞台上,演员们穿着16世纪的服装,演绎着莎士比亚的戏剧。在400多年前的剧院中,也是如此。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都演绎着自己心目中那个真正的角色。这是又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想,莎士比亚那么受欢迎是为什么?除了戏剧写得好,自身也有原因。莎士比亚在年轻时,英国国力鼎盛,他写喜剧,但在新皇帝登基后,他的昏庸与残暴引起了莎士比亚的不满,虽然当时他的剧团是皇家剧团,但他依然试图用自己的笔做武器,与世道抗争。这期间大量的悲剧与传奇剧的产出,让他的造诣大道达到了一个巅峰。最后,他选择了告老归乡,离开了黑暗的皇室,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的戏剧作品穿越了400多年的纷纷扰扰,在今天依然发光发热。
回首眺望,莎士比亚故居渐渐远去,触动我心灵的不单是故居优美的景色和简朴的陈设,还有莎士比亚那高洁伟大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