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曲式分析报告:
一、作者简介与曲目背景:
1、作者圣桑,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法国钢琴、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属于浪漫时期。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大利拉》等。
2、《天鹅》出自《动物狂欢节-13》此曲创作于西元1886年,并于1886年3月9日非公开初演,只有几位好友参与。圣桑只把这个作品当作平常和朋友交流所演奏的小作品,并没有把他当作正式的作品。除了《天鹅》以外,一生都没有公开其他数曲。直到1921年圣桑过世后,这部作品才被公开,而正式的公开初演要到1922年的2月25日。
二、结构图式:
三、各部分说明:
引子部分共1小节,为G大调,以分解伴奏织体构成。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水波荡漾的画面。
(一)、A部分
A(8)部分由a(4)与a‘(4)构成。
1、主题材料及特征:主题材料由主调音乐创作而成。高声部为主题,低声部为等时值节奏型,构成的分解和弦织体。
2、曲式结构:
(1)、从主题材料构成来看,两句材料基本相同,属于平行乐段;
(2)、从小节数的构成来看,两句共有8小节,分别是4+4的结构,属于方整乐段;
(3)、从调性布局来看,a乐句在G大调上进行陈述,a‘则转入d小调进行陈述,属于转调乐段;
(4)、从终止式布局来看,A乐段在d小调上以k46-D7-t完满全终止结束,为收拢型乐段。
所以,A乐段结构为平行、方整、转调、收拢型乐段。
A段开始旋律优美的主题:仿佛是在浅浅的月光下,一只雪白的天鹅低垂着它的额头,看着水中的月亮,眼底有着一抹忧伤。她轻轻拨动了下湖水,水面就荡开一片涟漪...... 她带着她高贵而优雅的神情,安详得划入水中。
(二)、B部分
B(8)由A乐段材料b(4)与c(4)展开构成。并且采用转调手法(F和声大调—d小调—G大调)。在c乐句中17小节处做再现前的属准备,高声部由上行小儿度长音进行转调准备,转入主调(G)中做再现准备。
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固定发展而成,是对天鹅高雅纯洁的歌颂。她天生高贵,却把头颅低下;她的羽毛纤尘不染,却偏爱洁静;她有迷人的嗓音,唱出的却只是悲伤⋯⋯她浑身洋溢的只是一种美,这种美历来为人称颂,然而没有见过她的人,又怎能体会出其中的万分之一!她就这样优雅而端庄地游在水中,谁敢说这不是真正的仙子,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一种纯洁崇高的境界 。
(三)、A‘部分(再现)
A’(8)由a2(4)与a~(5)构成。是A部分的动力再现。以a乐句为基础,在音区不变,调性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发展,在a~(22小节处)将整曲乐思展开陈述,再一次明确作者的动机。并且扩充1小节,使旋律逐渐走远,进入尾声,在第25~26小节处采用D9和弦到T完满终止结束,属于动力再现类型。
营造出犹如水中的天鹅忧伤的低着头,她载沉载浮,伴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没有人知道她究竟为何而悲伤,是思慕还是渴望...... 没有激烈的旋转,没有振翅的舞蹈,她依旧是那只最高贵、最优雅的天鹅。在钢琴营造的水纹波动中,伴以毫无装饰技巧的忧郁、深沉的旋律音,美丽纯洁的天鹅在湖面上浮游
coda采用连续的16分音符构成。分组由高往低的下行,逐步将乐思缓冲下来,在T上完满终止结束。
仿佛天鹅轻轻的拍打翅膀,飞向了天空,仅仅剩下水面泛起的点点涟漪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天鹅》是一首展开中部、动力再现并附加引子尾声构成的单三步曲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