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三:以《搭石》为例
这篇文章的开头首先向读者介绍搭石是一种什么玩意儿,原来是过小溪时垫在脚底下的石块儿。乡村里的孩子应该极容易明白,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较难理解。要介绍什么是搭石,为什么作者先从小溪开始说起呢?这里显然有一个因果关系的逻辑。但是作者开篇娓娓道来,似乎淡化了这种因果关系的逻辑。请看: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这里首先介绍了“家乡有一条小溪,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接着介绍了“汛期”的时候,小溪给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的人带来一些不便——必须拖鞋绾裤。然后介绍了进入秋天以后,溪水变浅了,人们可以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一定的间隔,垫在小溪里过溪。这些垫在溪里的石头便是搭石。作者真是有耐心,娓娓道出这么几层意思来。层层铺排,重点却在最后一层,点出“这就是搭石”,紧扣了文题。
搭石的定义并不是最终的重点,搭石的作用,以及人们走搭石形成的风景才是真正的重点。于是,作者这样写道: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显然是一个过渡句。首先便从具体的“秋凉以后”写起: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接着,用了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这里的两句话是一个对照的逻辑。目的是说,秋凉以后,按照正常的逻辑,通路处一般都会摆放好搭石。因为不摆放好,将会受到谴责。
接着还写了一种遇到搭石不平稳的情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总的来说,这第二自然段承接着上面一段,写秋凉以后,人们常会早早儿地将搭石摆放好。倘若出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也会有人把它摆平。
搭石摆好了,摆平了,等着行路的人去踏呢。但是过搭石可有讲究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为什么是“紧走搭石慢过桥”呢?后面讲了:“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最好不要太慢(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更不能突然止步。因为“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为了说明走搭石要“紧走搭石(慢过桥)”,这里面隐含了至少两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原来,走搭石,既不能太慢,要快一点,但是又不能抢路;当然停下来也不行。前后行路的人得密切配合。不过,村里的人们走搭石走惯了,自然地会遵循着上面这些方法,并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个风景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人们走搭石就像跳舞,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还有脚底下发出的音乐般踏踏的声音,搭石舞步加上清波人影,仿佛一幅画。这里面不仅有如画一般的意境美,还有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不单指走搭石者脚底发出的声音,主要有赖于作者的语言美,譬如,显著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之类。不过,其实,不能单拿出这八个字来,这八个字只有嵌在这段文字里,才更显出语言的美感。
这样一幅如画的亮丽风景,是人与清溪的搭石协作后产生出来的。搭石毕竟是个自然物,人是特别关键的因素,因此,人才是特别要写的关键对象。于是,这是另外两幅人们走搭石的风景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这两幅风景画里分明写着四个字:礼让、孝老。这是从走搭石的乡亲们那里自然流露出的人性之美,乡风之美。多么淳朴的乡风!什么是乡愁?这个村子里人们走搭石的风景画便是定格的最好的乡愁。于是作者在结尾自然而然揭示出搭石的意义: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美好的乡情难忘!淳朴的乡风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