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一群大孩子们刚从压抑的高中学习环境中释放出来,经过近一年的熟悉,也越来越亲近。六一儿童节突然成了一群大孩子重找童心的出口。那时手机还只有简单的打电话发短信功能,同学朋友之间都流行发短信祝福。见面也会相互祝福,大学生活本就是扎堆在一起的惬意时光。收到祝福的我却总是对他们说,祝你们童心不老,而我则是——容颜未老,心已沧桑。 小小年纪,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应景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在我心里,我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孩子,毕竟在很多人无忧无虑的年龄,我无法选择安逸的生活,更渴望的是长大。知道自己年轻,作为成年人,我有属于我的热爱和梦想,不拿自己当小孩。想想那句心已沧桑对现在也算是说的太过了。每个人受生活环境影响,每个人经历的不同,会铸就我们各不一样的性情,而我的内心有一份深沉和渴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回忆,人也变得更为感伤。都说如果你开始回忆,对往事念念不忘,说明你老了。而一直渴望长大的我,突然在26岁时,希望时间过的漫长一点,感觉从毕业到26岁之间的几年,除了工作一件事情,其他的记忆都显得过度空白。在意识到这一刻时,这中间被偷走的几年,突然长成了我心里的影子,不离不散,终于,我害怕起了长大,觉得似乎有些事情变得不再美好,面临生活上接踵而来的各种压力,社会对女性的考验与定义,有些问题不得不去面对。
智能手机,让我们变成24小时在线等待,生活被琐碎挤压的所剩无几。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拼命都不见得能跟上,连刷个朋友圈,都得用掉几小时时间。那些我们想满世界到处乱跑的念头,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心态,现在都变成只是想要存粹的休息,比如,好好睡上一觉,或者就那样安静待在哪里一整天,真正的全然松懈,闭门静养。那些想见又能去见的人,已从那些挖宝式的发觉有趣的陌生人,变成了朋友之间各自忙碌,彼此守望。
看看那些天性活泼的小朋友,其实已经跟我们一样了,从三四岁开始就在学校里面去找童年,接着更是各种比较、各种补习班。很多人开始吐槽父母养一个孩子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越来越高,这样也注定了孩子必须回馈的越来越丰富,去交换的代价对孩子其实也是最大的。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生的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更有胜者把大人的脾气摸的门清,自己的性情对付大人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连他们也开始老练和早熟,而我却从渴望长大变成忘记时间式的被迫变老。
人生短短几十年,那个用生命方格表示的图片,我们细数已经流走了半边。市面上开始大量投放追忆青春的电影,每一场总引来无数人怀念感伤。从长大到变老,这份心境开始颠覆。越走越孤单,于是害怕,而这个世界就喜欢和我们唱反调,你怕什么,就来什么。生体机能从生长,变成了衰老。精神状态,从饱满变成了疲乏。最最可怕的是,心生凉薄,不抱幻想。
因为想自己的生命延长,所以开始找很多事情给自己做,这样就可以不显得孤单,也会累的闭眼就可以睡着。以前觉得越热闹越孤单,现在发现大家越来越爱追寻热闹,烟火气息下的那些正是真正的生活,有欢声笑语,亲友相伴。
惧怕年龄,因为越长大越无人陪伴。从离开家乡去异地求学,到参加工作,亲友分离。害怕变老,因为还有一颗想要年轻的心,从抗拒结婚直到把自己整成一个个剩男剩女。其实都因为,我们还想好好的活一场,想要找寻一条内心的真爱。不是因为童心不泯,只是一份梦想未实现,一份情怀为表达。
突然女孩都变得恨嫁,而细想,真的不用怕,我们害怕的事情,不是只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年龄对每个人都一样。有人看到的是自己变老了,而有人庆幸着是自己又多活了一年。如果你害怕,才真会真正错过。变老,对男人女人都一样,你以为你不再美丽,那他也开始大腹便便。你以为你恨嫁,而他则更加恨娶。尤其是女性,当所有的不公平都侵袭你时,其实男人更可怕,因为在中国,娶比嫁的成本会更高。而女儿,你也一样一辈子如果能为自己而活。年龄和变老,都只是你经历的润色,是你的羽翼而不是围城,是让你更加自由的实现自我而不是困死在现实的山脚下。
抬头看云,仰望星空,走在人潮的匆匆脚步里,摩西奶奶那80岁的琴音可以打动你。追寻内心,抵达渴望,你那不怕变老的骄傲,也可以鲜活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