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小到不敢一个人睡觉,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自己一个人来青海。就像当年陪弟弟看某个少儿频道时,也没想到等我长大了,会参与这个频道的品牌方案。这样的“没想到”认真一想,大概能想出一篇论文。割裂开来看时,每一个对我来说都那么不可思议,但把所有时间点都考虑进来,一切又那么顺理成章。
离职打算换城市的时候,老大以非常过来人的口气跟我说,每个人的机遇都只有那么几次,你把握住了,可能后来的人生就都不一样了。
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后,接下去的几天,我一直在幻想,这个被我拒绝的另一种人生,到底能让我变成什么的人。
这个旅行里,暂时没让我有“因为世界的辽阔,而觉得自己的忧虑不算什么”的释然感,但却隐约想通了,或许根本没有另一种人生,我的性格、我遇见的所有事和人,一步步把我带到了今天。所有的选择,大概都是在严格遵循这个轨迹下,自然而生的。
从阴雨绵绵的成都坐了十五个小时火车到西宁,十五个小时没吃东西,到青旅放下行李后就出去吃饭。
走到青旅附近的莫家街点了碗羊杂汤,结果一起端上来的还有一个馍,瞬间有点无从下手……一口馍一口汤的吃了半碗后,才开始觉得不对劲,左顾右盼,零星几个食客,没人跟我吃同样的东西,只能掏出手机偷偷打开百度查了下怎么吃,然后才开始有模有样的把馍撕成块扔进汤里……
西宁让我最惊艳的,是在水井巷(并不好玩)吃了一碗当地的自酿酸奶,好吃得整个人瞬间提升了十点幸福感,之后的十几口里,内心戏像吃猪排的五郎大叔一样丰富。
回青旅后查了下路程,发现青海太大了,每个地方都离得很远,放弃了坐班车游玩的想法,在豆瓣找到两个一起拼车的北京小姐姐,然后就一起上路了~
路上 | 身体疲惫,却情绪激动
原来只把青海当成去新疆的过渡站,临行前一天,还在犹豫要不要直接从成都坐到乌鲁木齐。真正置身在青海这片土地上后,忍不住庆幸自己随随便便地,就做了一个对的决定。
三天的路程中,大半部分时间是在车上。车开在笔直的公路上,一会下雨,一会放晴。
晴天时,每一朵云都特别有气势,厚厚的团成一团,恨不得从蓝天挣脱出来。阴天时,乌云低低地压在山上,像受了莫大委屈一样黑着张脸,一动不动,一副“你也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和漫天的云一样看不腻的风景,还有满山遍野的羊群。
我幻想它们中间一定有个类似领队一样的存在,它一声号令,大家就秩序井然地在斜坡上排成队伍走着。另一处的羊群悠闲地吃着草,大概是领队前不久刚在羊群中大喊了一声解散,大家就纷纷四散开来,开始寻找自己心仪的那块草坪。
第一次碰到那么多羊时,我忍不住惊呼:哇!这也太多羊了吧!
师傅在旁边笑嘻嘻的说,这羊肉很好吃的,都天天吃草长大的。
“这么多羊,它们怎么回家呀?”
“它们吃饱了,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不用管的。”
过了一会:
“师傅,这是山羊还是绵羊呀?”
“这是绵羊肉。”
吃白切鸡时羞愧得不敢跟鸡眼睛对视的我,完全没办法把动物跟食物联想到一块。看着自在吃着青草的羊群,忍不住想,羊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被吃掉的命运吗?如果选择离家出走,这么大片的草原,真是几百辈子都不愁吃喝了。
但换位想想,如果我是个牧民,而我的羊有这么叛逆的想法,那我连这辈子的吃喝都保不住了。
一路上开开停停,身体疲惫,却情绪激动。师傅时不时就下来让我们走走,于是新疆的自拍计划,在青海的公路上提前实现了。
三脚架帮我把一小块的自己,记录在了青海的景色里。
两年前的自己,非常抗拒拍照,一对着镜头就犯尴尬,表情不能自理。然而看的风景照越多,越发现自己无论设备还是技术,都没有别人好,甚至没有肉眼看到的好。
之所以克服出现在镜头里,是因为在一个很喜欢的博主身上,发现其实可以自己给自己拍照。没有办法拍出震撼的风景大片,但在我照片里,有独一无二的拍摄道具——我。而面对自己的镜头,永远可以是最舒服、最放松的姿态。
身在异乡,抱着“人家出来旅游,什么人没见过”的心理建设,这次的自拍终于开始频繁动用三脚架(其实还是会挑人少的地方)。
卓尔山 | 拥挤人潮中,总有暂时属于我的一小块地方
我预想中的西北景区,都是进入景区后,就可以满山撒欢到处跑了。到卓尔山后,失望的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你还是要按照既定的路线,老实地跟着人潮走。
幸好青海真的足够大,所以景区也不会太小,只要过了一段拥挤地带,就可以开始悠悠的漫步了。也幸好青海足够大,接下来的几天,我总能在拥挤的景区中,找到能让我不那么尴尬的地方拍照。
从卓尔山走回农家时,遇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从家门口走出来,“嗨!”我大声跟她问好,没想到她中气十足的回了我一句“哈喽!”我一边走一边回头:“拜拜~”她也挥挥手,大声跟我说拜拜,然后就掉头回家了。所以她只是出来瞧瞧我这个异乡人?还是被我突如其来的招呼打断,忘记要出来干嘛了?真是一场无厘头的对话……
在卓尔山那个晚上,突然开始头疼,以为自己是白天爬山太累了,加上山上风大,早点睡就好了。直到早上醒来还是一阵一阵的疼,才后知后觉自己应该是高反了。
茶卡 | 遇见“凝固的时间点”
第二天的茶卡,因为没有拖鞋,租不到鞋套,所以走了基本没人的右手边(因为左手边的镜面效果更明显)。阳光太热烈,不得不戴上口罩,帽子,还把披肩套到了头上。然后就以这么诡异的造型,款款走在盐湖岸边……
我依然拍不好盐湖,所以每次用镜头框住画面时,总会想想,这次我要把自己这个道具安排在哪里。
两个小时走到湖心,才真正踩在了盐上。
在盐湖往回走时,我正狼狈地调整身上的装备,迎面走来的扫地大叔看着我身后说:“小姑娘,你看后面。”
一回头,撞上两条相连接的彩虹,骄傲的立在盐湖上。
在城市里,我从没别人看到彩虹那种激动,但那一刻,在有镜面反射的茶卡盐湖,我仿佛一次性看到了四条彩虹。我的眼睛装不下这么大的画面,只能着急地从左至右来回扫射。
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一阵鼻酸,然后想起阿兰·德波顿书里,关于“凝固的时间点”的说法。我隐约觉得,在这趟旅途中,这会成为我的一个“凝固的时间点”——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不动声色地 就征服了我。
第二次往回走时,盐湖下了场大雨,一对母子躲到我的小伞下,我们都忙着离开,一路上几乎没有交谈。
一起走到盐湖出口时,我已经冷得开始打颤,踩着不防水的鞋子像踩着冰块,裙子的右边也湿得开始滴水。站在左边的孩子妈妈同样一身狼狈,眼镜镜片全是雨水。
而被她抱在怀里、夹在我们中间的小朋友,就像不曾经历过这场大雨一样整洁。当他看到起点的小火车时,激动的比起手势,说了句我听不懂的方言。
在他感染下,我们两也暂时不再专注这场大雨,一边走一边开始跟他互动。
(此处乱入一个攻略,这次没坐盐湖的小火车,因为整个盐湖慢悠悠四个小时可以走完,而小火车的“目的地”性质太重,并且单程需要50块钱,还需要排长队。在车上师傅问我们现在小火车多少钱,然后非常惊讶,说三年前盐湖刚开发好时,一趟才5块钱。)
青海湖 | 在亮晶晶的湖边激动到落泪
住在黑马河的这天晚上,我依然没睡好,房间太闷,两点睡到四点多醒来,就开始觉得喘不过气,翻来覆去后索性不睡了。
清晨五点,整个黑马河同时为了日出清醒过来。
踩着湿鞋和两个小姐姐出门看日出(旅途里唯一一次集体活动),大家在晨曦中发着抖,太阳却一直不出现。客栈的老板说,今天阴天,日出没有平时好看。坚持了十几分钟后,她们回房间继续睡觉,我打着颤走去超市买拖鞋。
然后在老板从黑袋子里翻来覆去找拖鞋,和我一直“不行老板,这双实在太可爱了”中,我终于妥协穿上了黑袋子里最低调的一双……
想到要穿着这双拖鞋逛青海湖,整个人都情绪低迷。吸着拖鞋往回走到客栈的过程中,刚好太阳出来了,边喝着豆浆,边单手用手机非常敷衍的拍了一张。
这股情绪一直持续到青海湖的门口。
售票厅熙熙攘攘,我低着头一双一双观察所有人的鞋子,在心里偷偷评价——“这双不错”、“这双也不错”、“总之每一双都比我的好”。
人生没有一刻这么羡慕别人的鞋子,也没有一刻这么不想直视自己的下半身。
我想,我大概是今天青海湖最土的游客了。
这个现在想想有点肤浅的情绪,在见到被阳光照得亮晶晶的青海湖,以及找到被众多游客忽略的一小片靠湖的空地、脱掉鞋子踩上湖水时,被完完全全地抵消掉了。
而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拥有bgm的青海湖,猛地一下把我催出了眼泪。
我终于体会到,一个人出来旅游,真的会把你的感知放得无限大。那些大部分用来跟别人聊天的时间,都变成用来和自己交谈。
莫名的开心到蹦起来,或者毫无缘由的流下眼泪,情绪浓烈,整个人都变得有点不正常——或者说,因为不用关照同行人,所以所有的焦点都落在自己身上,于是精准的抓住了自己的每一个情绪,甚至放大了每一个情绪。
过去的一年里,好像在刻意的忽略自己。被淹没在扎堆的商业稿和方案中,偶尔的表达欲,也只存在于读书和观影短评里的几句话,并且从高一开始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从这两年里频率降低到每三天一次,甚至每一周一次。
我用公司、和每个不同调性品牌的语言体系,写各种各样的观点、宣言和理念,却失去了自己的表达。我不指望这次以及未来十几天的旅途能给我带来多大影响,什么生命升华、什么心灵净化、什么独特的经历,但我感谢它让我终于停下来,让我无法不面对自己,并且好好写下这篇两年来的最长日记。
当然,还要谢谢这几天遇上的每一个好人,以及陪我上山下海的三脚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