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早期皇宫,盛极一时,只是后来,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才成为大清的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占地6万多平方米。依建筑时间和自然分布,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修建。集满、蒙、汉民族智慧与一体。中心建筑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观如满族的帐蓬。正门大柱上,盘旋着两条彰显汉民族图腾的金龙,龙为天子,至高无上。大政殿房脊上,饰有蒙古八力士,牵着八条铁链,象征八方归一。
大政殿两侧,为十王亭,呈燕翅排列。它们是八旗首领和八旗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
中路,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所建。从大清门至清宁宫,有三进院落。大清门,是常日里文武大臣候朝的地方,崇政殿,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是清太宗朝会议政的地方。清宁宫,建在3.8米的高台之上,楼为三层,三滴水式建筑,为后妃居住之地,院内有清宁宫、关睢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这里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满族建筑风格。
西路,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为存放《四库全书》所建。《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七部,分别藏于全国七座藏书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沈阳故宫,三路虽为分期建成,但在布局上和谐统一,一气呵成,全无违和感。
站在沈阳故宫肃穆的殿堂,我仿佛看到,金戈铁马的清军,正驰骋在历史的征途上,立马扬鞭,将手中的长剑,直指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