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
又名《河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张祜那首传唱千古的宫词《河满子》,写尽了宫女的哀怨,诉尽凄楚,赢得了无数人同情忧伤的泪。
据白居易介绍:“河”本作“何”,何满子系人名。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沧州籍的高音歌唱家叫何满子,因违法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向唐玄宗进献了一曲《河满子》来赎罪,但唐玄宗这个精通音律的君王竟然没有被打动,照样判处了斩刑。于是白居易感慨万千,写下了“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迭,从头便是断肠声。”的著名诗句。后来就以此人姓名作词调名。
【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
和白居易同时期的元稹对此事也做了一首《何满子歌》记载:天宝年间,来自遥远西域的何满子,在大唐深宫的梨园中生活了20年,她勤学苦练,逐渐成了梨园中顶级流行歌手,且色艺双全。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当时的最高领导,被判处了死刑。临刑,监斩官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别无他求,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而出,催人肝肠寸断,直令天昏地暗。歌罢,圣旨也到。原来,当歌女那声振林月的悲歌起时,随同监斩的宫中太监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策马扬鞭去奏告唐皇。精通音律的唐明皇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此后《何满子》成了悲歌的代名词。
元稹写下了著名的《何满子歌》:
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元稹与白居易交好,但记载此事略有差异,却不知道为何。不过我到更偏向何满子并未被斩,毕竟依着唐玄宗的心性,赦免的可能性较大。
《乐府杂录》还有关于此事的后续进展:安史之乱后,一天,灵武刺史李灵曜大摆宴席,客人中有一位姓骆的,唱《何满子》,大家一片叫好有一个姓白的秀才说:我家里有一个歌妓也会唱这首歌,只是音调不同。大家便要白秀才把歌妓请来。谁知这位歌妓“发声清越,非常音。”姓骆的歌手突然说:你不就是宫中胡二子吗?歌妓端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