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高校的保研名单相继出炉。自1958年教育部实施保送研究生起,目前全国共有312所高校拥有推免资格,以一所每年有一万名左右的毕业生来算,只有大约有近人能够直接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
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在大四上学期确定后,学生可以直接准备学校面试,省去了考研辛苦地备考阶段,是很多学生本科毕业后相对轻松的一条路。但名额较少带来的僧多粥少情况,让每一个想保送的学生不得不拿出十八般武艺,应对学业的压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保研的确是最优选择之一,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保研却未必是一条捷径。
首先,保研依据的是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不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目前,综合成绩包括学习成绩、操行成绩和素质分数,发展分在综合成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相差并不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往往不及有着众多活动加分学生的排名高。一个排名20名左右的学生,靠着各项活动加分一跃成为第一的例子数不胜数。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存在部分同学有着优秀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则通过“抱大腿”,靠着自己的人脉和社交能力,拿到同等甚至更高的加分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就是以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为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应该比学生工作能力得到更多的重视。而仅仅因为发展分高就保送的学生,虽然赢得了一时的捷径,但却未必比成绩高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也注定会要走更艰难的路。
其次,保研虽然省却了考研备考阶段的辛苦,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却在下降,这一点理工科体现最为明显。由于保研名单大四上学期9月份就已确定,保送的学生相当于提前有了一个较长的假期,在考研的学生紧张备考进行大量的习题演练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时,保研学生则提前放松了自己的严格要求,享受假期。举个教授说的话。或者采访
最后,保研不一定是毕业时的最优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保研才是人生的捷径。很多学生在大四毕业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没有对自己人生的发展规划,对所有的选择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继续读书深造也行,工作也行。这时候如果有了保研资格,与其说是他选择了保研,不如说是不知选择什么的逃避。这样的保研,虽然代表着有了一时的出路,但有可能研究生毕业后,发现自己不需要这份学历,这就不是捷径,是弯路了。
保研是对学生大学三年努力的认可,但保研不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与判断,除了看到毕业,更要把眼光放长远,以人生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这条看似捷径的路,别在有众多可能的年纪,成为保研制度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