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随着作者,已经来到了太白先生来到了他人生最辉煌得意的那一年,任翰林待诏。
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思泉涌的李白,因新巧的起兴,大气的构思,颇得“开元”皇帝的喜爱、杨娘娘的垂青,甚是风光了一会。连稍有交恶的张ji(这个字儿实在很难找~)也连连下帖,这让李白把入仕之前愤懑不平的气儿,算是出了,所以,哪怕是承载着他反复琢磨的心血、鞭弊除尘的鸿愿的《宣唐鸿猷》还没时机上达天听,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计较了。
这样的日子,是李白四处奔波,接连碰壁二十年,好不容易拥有的。
前半生的李白,一直在默默承受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失落之间的落差,带来的失望、愤懑之感。
可是,哪怕上报无门,穷途末路之时,仍然没有忘记“已将书剑许明时”的少年之志。
将李白的心路历程捋一捋,不难发现,支撑着他的,不仅是周公辅成王、张良佐汉高、诸葛亮相蜀的这些能臣梦,更有着“开元”皇帝的“开元”之相激励着他。
他太希望自己这匹千里马能为这太平盛世添上墨色一二,太希望这锦绣山河能因他再辉煌一二,太希望大唐的风能因他而深邃一二了……
但是,他不太知道苦守着的“开元”皇帝励精图治的棱角已被繁花渐渐磨平,纵情享乐已成为主要的事儿,而他也不过是这位皇帝眼中能增趣一二的宠儿罢了……
其实当李白知道凭借着斗鸡这一技能也能封官荫祖这么个不着四六的事儿时,就应该清醒过来,奈何,大鹏鸟的梦,太璀璨,太诱人,太美好了,让人不忍停下追逐的脚步。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太白先生身上这股坚韧之劲,还是很令人佩服的!拳拳赤诚之心,为他这个人增添了几道耀眼的光芒,仿若太白真的是那因劫而来历劫而去的“文曲星”,经人间百态,尝世间炎凉后,寄风与月,花与草,宣胸中不平。
《李白传》带给我了太多意想不到,本计划看完再唠叨,奈何酒满恐溢,今儿先小说一二,空杯以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