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同样的概率去回答所有问题, 所以一旦你通过调查,案例研究或自然观察的方法来描述行为,你就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甚至可以预测他们未来的行为。
要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看某个特质或行为是如何与其它特质或行为相联系的,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回头看我的好闺密Alisa,她觉得她的冰箱是某种时间机器,可以将食品无限期保鲜。最后由此我得出结论,只能说Alisa跟她冰箱里有问题的过期食品杠上了。
食品里很可能有真菌,但她很饿,又很懒,于是她在沙拉里加了过期的酸奶,吃了几口之后,突然幻觉就出现了!
她看见了一种绿色的怪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可能吃了未知的真菌会出现幻觉,不过这是相关关系。
但相关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平常人看来吃了有问题的真菌会出现幻觉,似乎挺合理的。但也有可能是Alisa已经在神经病症发作的边缘,而那些过期食品上毛茸茸的真菌实际上是无害的?
或者幻觉可能完全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比如,她可能72小时都没睡觉,只是太疲惫了,所以出现了幻觉。或者,是她严重的偏头疼症在发作,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导致她的幻觉。
相关关系可以推测出因果关系,但比这还重要的事,相关关系只能提供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却不能由相关关系来证明因果关系。
我们之前已经谈过,在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如何描述行为了。以及如何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找到联系、做出预测,但这些方法只能帮你到这儿,要真正找到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核心,你还必须做实验才行。
实验法使研究者可以排除其他干扰,通过控制自变量,同时,保持其他变量完全不变,或是尽量不变,这就意味着做实验,起码需要分两组。
其一是实验组,这个组的某个变量会被改变,第二是控制组(对照组),这个组的变量保持不变。
正如调查法需要随机抽样一样,研究人员需要将被测试人随机分配到各组,这样才能尽量消除,可能干扰实验的、潜在的混淆变量和外在因素。
你不会想要把一群脾气暴躁的青少年分在一组,我把一堆有钱的富豪分到另一组,他们必须混合起来才行。
有时候,其中某一组或者两组,都不会被告知实验真正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研究物质对人有何影响?
通过比较安慰剂(毒品药物),或惰性物质(金钱)的效果。而做实验时,往往连研究者自己,不知道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控制组。
这样他们才不会因自己无意的行为而影响实验结果,这种实验叫做“双盲实验”。
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实践一下这些概念。就像所有了不起的研究一样,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在争论“咖啡因对大脑的影响”。
她认为咖啡能让她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的思考。而我却觉得咖啡能让我更紧张,不能专注于做任何事情。
正是因为我们知道过度自信会导致错误的信念,我们决定进行批判性思考,我们的问题是“人类在饮用咖啡因之后,能更快的解决问题吗?”
现在我们来把它变成一个可检验的问题,记住问题要表述的清楚,简单和充分,这样人们就可以进行重复试验了。
“咖啡因能让我更聪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假设,更好的说法是“尝试过咖啡因的成年人会比没有尝试过咖啡因的成年人更快走出迷宫。”
你尝试咖啡因的剂量,是你的自变量。也就是你可以改变的条件。所以你需要咖啡,你的结果,或者说因变量,就是那些会根据你改变的条件而变化的内容,也就是你被测试在迷宫中探索到出口的速度。
跑到大街上,邀请一些各种各样的人来,然后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三个组里,这个时候,美国心理协会(APA)会建议,你应该获得每一位参与被试者的知情同意,不能强迫任何人来做实验,不管你觉得你的实验有多酷。
控制组:会得到安慰剂,在这个事例中,就是“去咖啡因”的咖啡。
实验组1:得到的咖啡含少量的咖啡因,我们将“少量”定义为100毫克,如同刚睡醒的人提神所喝的咖啡的剂量。
实验组2会得到含有500毫克咖啡因的咖啡,比四杯咖啡加一瓶红牛还多。
一旦每个人都喝下了这个咖啡,把他们安置在迷宫起点,并在出口处拿着秒表等待。
剩下的就是测试3个组的结果,然后进行比较,你看是否有任何决定性的结果。
如果喝了高剂量咖啡因的人,是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速度的两倍,然后我的朋友就可以一边捏着我的脸,一边说,她一直以来都是对的了。
但如果我们不做实验进行验证,这也不过是她朦胧的直觉,产生的后视偏差。
然后因为我们已经用明确的语言,来定义我们的参数,其他好奇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复制这个实验。
最后我们可以把所有数据集中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得出咖啡对你的认知有什么影响而有力的结论。
或者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你通过迷宫的速度,科学!也许是用来理解他人的最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