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东京的第二天,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却有了变化:短暂的新鲜感过后,我开始适应和习惯了这里,悄无声息般被它的低调和不完美所牵引,甚至开始觉得舍不得。
它的极度便利对任何旅人都是悄然夺爱的致命武器。就像尝试了如图下强大的自助咖啡机器,喝到了超赞且不到1刀的咖啡后,就开始无限留恋东京。因为自己很清楚,以后,在其它地方不可能会遇到同样的福利了。
搭上已经很熟悉的地铁路线外出,去和久违的菲菲姐见面,也是今天行程的亮点。我们来了一间素食自助餐厅,打开了精彩开聊模式。
最喜欢和拥有多种文化角度的思维碰撞,因而可以作文化类比,作出有更为具象的评价。而菲菲姐在日本生活多年,俨然坐拥一半中国、一般日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大满足了渴望深度游的我。
话题很广,姐姐谈到了日本文化前后辈身份有别给工作带来的实际烦恼,特别是处理平级关系方面,分寸的把握,分秒考验情商和处理细微关系的能力。尤其当自己的working buddy是一个古板的前辈时,很有可能分分秒踩上地雷。。。然而,即使过了人际关系这一坎儿,然而最终职位的提拔,必然也要有强大的工作能力做依据。表面一片祥和的社会背后,对领袖的整体要求还是蛮苛刻的。
“爱社”精神(对公司的忠诚与忍耐;和3年内换工作会给新雇主以应聘者缺乏忍耐性的印象)和“社畜”精神(自嘲变得像公司圈养的牲畜一样。。。)这两个只有日式文化里有的普遍概念也让我再次叹服,而在小坡的职场我最经常听到的概念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比太大。。。
相比之下,就自己在坡岛的初次职场体验,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商的要求都相对宽松。想到这里,对坡岛相对的宽容度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过去的2年,是如此的被公司温柔相待啊啊啊啊。
而相比之下,在坡岛的环境,若完全低调也只能被埋没或视为态度被动,时不时需要自己争取机会,因此谦逊和主动间需要不断平衡才得以有效果,因此也非常有难度。
后来又聊到了新加坡人(第一代除外)对日本一致的称赞,总喜欢夸国人的高素质、低调和礼貌,城市的干净便利,美食的丰富。这个一致姿态背后,不禁让人看到这日本看似颇为极端的文化之下不失为一种聪明的自保模式。也像极了过去两年自己屡试不爽的职场生存宝典:特别当自身力量不大时,谦逊,示弱兼不失可爱的姿态是最安全的,甚至能促使平级和上级乐意的提供资源给自己,甚至在互动后附上良好的口碑和评价。因而,我想日本的谦逊不失为其民族成功的利器,值得自己继续借鉴,应用到下一份工作中。
就拿最近两天的住所“浅草桥”居民区为例,窄窄的街道却不失风情,如漫画版唯美,沉静、却不失风采。如此般精致的景致,总能在心头留下淡淡而持久的痕迹。对这里的景,如此;人,亦如此。
吃完了午餐,我们来到雷门寺过了把日式浴衣瘾。厚厚的腰带把腰部裹得厚厚的,据说是古代专门用来遮掩女生的腰线,以突出一种直挺的“水桶腰”式美,也是醉了。
非常喜欢这种旅行体验,整条古街有不少穿着传统服饰的观客,都成了彼此的风景。如今和服依然在日本盛行,夏日祭时更是无人不穿,菲菲姐感叹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服饰尽管更多元,在当代(除了旗袍)多数服饰俨然已没了社会地位,着实可惜。想想若是以后每个元宵灯会上大家都穿古装,还是蛮有趣哒~~
当然这次旅行中,的确也发现不少可爱的现象,是坡岛和国内都不曾有的。
1)地铁里/书店里买书/看书的人比其它国家多。也发现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人看书都喜欢把外皮套起来(如下图),让外人看不到自己读的是什么。难不成大家对自己的心灵小心保密,or 看的都是禁书?@.@!
和姐姐交流中,或许包裹书封的习惯与日本文化那股极度好学精神有关,一种从不畏惧向任何,哪怕只有一方面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学习的心态,不会怕示弱、抑或模仿 。目的明确,通过学习而变得更好。
而当下日本文化状态也是兼具东西文化之精华而生,不提原始动机,这股蛮劲儿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环境也蛮值得借鉴的。
2)大街上的妹纸出乎意料的保守(完全不漏肩)感觉像满街的Muji秀;风格不多变,但发型妆容都非常体面,最低水平也不差。我则穿着漏肩装外加顶着一头毛燥头发,在一片Muji中觉得异常的别扭。
男士的装扮则让人耳目一新,大多在地铁里也是全套的西装革履(真的不忙啊热吗。。)皮肤保养姣好,发型精心拾倒过,看着干净舒服。
3)强大的便利店造福了无数繁忙的上班族,其功效甚至大过超市(菲菲姐姐和姐夫平时就很少逛超市)不做饭的上班族完全可以在便利店解决日常所需,也帮窒息的生活稍微缓了缓。大大小小的便利店都喜欢放舒缓的小提琴曲,可能也是为了帮人减压吧。
探索继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