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抚顺断章(二)
为了大家看到故事结尾的时候不要产生直接冲动的错误判断,我认为我很有必要好好介绍一下张承荫的有关资料。
张承荫,是一个很好的名字,“承”是承受,受到;“荫”是指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张承荫这个名字简单来说就是“靠着祖宗当官”的意思,就是官二代的代名词。
简单粗暴有内涵。
不过不是叫富贵就会富贵,叫壮壮就很强壮,也可能是个瘦子,可张承荫很幸运,名副其实,说自己的二代还就真的是二代。
因为他的家世,准确的来说就是他的父亲——张臣。
张臣,陕西榆林卫人(今陕西榆林市),出生在这个地方,每天就是面对蒙古袭扰,哪天说不定一阵黄沙袭来顺带脑袋就没了,所以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吃饭,张臣加入了明军,很快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为队长)
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准确的来说并不是官职,因为没有品级,想要一步步升上去很难(鉴于明军和蒙古作战情况),前提条件只有一个:
人不能死。
具体实践是这样的:打仗时候往后溜,看见打赢了往上冲,看见形势不对那就撒丫子拼命跑,注意,别回头。
熬着熬着,你发现前面的人死了,你也就上位了。
可是张臣不这样,他不管前辈传授的经验,总是第一个往前冲。
张臣的顶头上司千总刘朋,被一伙土匪包围了,胯下的战马也被射死,眼看下一个该被射死的就是刘朋自己了,张臣单枪匹马,用物理知识来说,就是自己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骑在马上)同时一箭射中了土匪头目(射中其魁),然后趁着土匪大乱杀入包围,一把拉起等死的刘朋,两人同骑一匹马,绝尘而去。
留下的是潇洒的背影,还有江湖中属于哥的传说。
传到了上级耳朵里,张臣代替刘朋成为千总。
这就是张臣军事生涯的“第一桶金”,从此以后张臣愈战愈勇,虽然已经成了将领,可还是“打灯笼找舅舅”,第一个冲在前面。
有人对此战法提出过批评,比如辽东总兵王冶道,不过他很快就闭嘴了,因为他失去了说话的资格。
张臣以后任陕西总兵,出任甘肃总兵,把这两个地方的蒙古骑兵打得是叫苦不迭,为“一时良将”。
而张承荫凭借着老子张臣的战功,刚一参军就成为了延绥副总兵,这个位置很多人穷极一生把脑袋寄裤腰带上都未必能做到,可对张承荫来说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你先别羡慕嫉妒恨,因为张承荫人家不光有家世,还有本事。
有家世,那是二代;有家世还有本事,那就是天之骄子。
白云是为奥运圣火而生的,那张承荫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刚成为副总兵,就有所斩获,斩首七十余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至此之后就零零散散,今天击杀两百,明天击杀一百,这个成绩在当时已经属于很优秀了。
于是张承荫就代替了延绥总兵王威,然后又代替了辽东总兵麻贵。
刚赴任辽东张承荫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一股蒙古骑兵入侵辽东,守将祖天寿奋勇出击,挥兵直上,将对将,兵对兵,祖天寿的这个举动在当时秉持“敌进我退”观点的明军中很是英勇,很是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表扬。
然后,这个“模范”轻敌冒进,等他回来的时候就是祖天寿外带几个亲兵,总共没超过两位数。(仅以数骑免)
而他出发的时候,身边有着一千余人。
打了胜仗的是英雄,打了败仗的是莽夫,别说英不英勇,看的是结果,这就是社会。
那么等待祖天寿的应该是上军事法庭,然后直接跳过审判,直接执行死刑。(事闻,论死)
我说了应该,那现实就是不应该:
张承荫觉得祖天寿也不容易,就给祖天寿说了两句情,从死刑变成了降级处理。
徇私枉法,这是我们对张承荫的第一评价,但从长远来看,我还是收回了这个评价。
这位祖天寿还有另一个名字:
祖大寿。
他是个名将,是个猛人,是个时代的牺牲品,这是我们所熟知的。
以后的张承荫在辽东总兵的位置上表现优秀,打退了好多次蒙古各部的大规模入侵,被评价为“勇而有谋,尤精骑射,数鏖战未尝扭衄”。
打了好多仗,就没有败过,这是个什么概念。
由于作战过于勇敢,张承荫回家养了一年病,朝廷起初本想让他当蓟州总兵,张承荫还没等到蓟州,就接到调令让他担任辽东总兵。
张承荫的命运就这不自觉的改变。
抚顺失陷的消息让辽东巡抚周维翰大惊失色,城没了,守将降了,人也没了,那结果就是自己也没了,所以他立即命令张承荫率军一万人先行出击,见机行事。
一个普通的命令,却是悲剧的开始。
张承荫遇到的是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还有两万八旗军队。
两支大军,一北一南,滚滚铁流踏起的是一条条黄龙,天地尽头隐隐有烟尘滚起,在两支队伍各自的背后形成一幕欲吞噬一切的黄色浪潮,这浪潮把本是碧蓝的天空也染成了土黄色,从上空看去,这世界仿佛黄沙的世界,在黄沙笼罩的中心有两道黑色的铁流。
明军抢占先机,占据了几座山峰,在山前布置壕沟,排列火器,一万明军严阵以待,张承荫自信自己会胜利,因为他占据地利,有着先进的武器,有着一万正规军队。
在他看来,所谓大金的两万军队,不过是两万乌合之众,虽然胜在人数众多,但只要己方一排齐射,就会如鸟兽散。
当八旗铁骑呈一线型向明军杀来的时候,张承荫笑了,这笑容有得意,也有鄙夷,还有那么一丝悲哀。
这是猎物自己往枪口上撞。
“胜势已定。”
这是张承荫的判断,也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判断。
不过可惜的是,在成为现实之前,判断都只是主观的而非可观,换句话说,它还不是真的。
还没成真,那就还会有变数。
很快,他的笑就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凝固了,他看着防线前阻碍骑兵的壕沟仿佛就是平地,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强大的火器好像摆设,八旗铁骑犹如虎入羊群般,在明军严密的防线上轻易撕开一道口子,撕开,然后撕碎。
没有伏击,没有阴谋,有的就是刀对刀枪对枪,正面的你来我往,甚至明朝还居于有利地位,严阵以待,以逸待劳,居高临下。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张承荫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他战死都没能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光张承荫,这个问题在后来的两三年里一直困扰着明朝上上下下无数人,比张承荫牛的还是不如张承荫的,比张承荫官大的还是官小的,辽东地方的或是九边其他军区更或者是中央的,他们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都没有真正的想明白。
直到那个人的出现,不过这是四年后的事情。
而朝中对张承荫这次兵败原因的总结,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
有勇无谋。
说了一堆空洞废话的理论,指责张承荫不等待援军,轻敌冒进,还有人说张承荫不注重排好队列。
可惜,战场不是阅兵,不是只要身板直站的好就是强大的军队,就好像长的帅的人一般都不是有才的人,二者没有任何关联。
以上有的是纸上谈兵,有的是负责搞笑,不过有的也充满了恶毒,比如这个:
张承荫之所以兵败,是因为他和他的军队没有拼尽全力作战,没用勇敢作战。
(率万余之众,不能死战,是谓无勇)
我只是想问问这位仁兄,张承荫自己都以身殉国了,如果这都不是英勇,那请问到底什么才算英勇?
(忙忙碌碌修修改改赶着距离第二天还有半小时之前发出来了,琐事缠身,更新较少,惭愧,见谅,包涵,谢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