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碎念
这是麦子的第75篇原创文章
(全文19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又是一周,上周出现了一个小的爆发式增长,一是简书连续两篇上了首页推荐,另外是一篇没上首页推荐的的文章带来了“阅读 7185 · 评论 161 · 喜欢 499 · 打赏 2”这样的成绩,这样的事件出现还是让我非常始料不及的,因为同样的一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阅读量不到200,并且在公众号里面是经过更加精心的编辑和排版的,反思下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没有分清这两个平台的区别,微信公众平台面对的受众首先是你的粉丝和朋友,流量最大的入口是从转发和朋友圈分享获得,如果你想要获得流量,首先得到他们的认可,其次要得到他们的转发和分享,最后才会受到大众的关注或者大号的转发。而简书不同,它所面对的是所有受众,只不过曝光量不同,这时候需要各个主题板块帮你曝光以及个人主动投稿,经审核后又会有编辑帮你推荐和分类,当然了,如果写得不错就会收到首页推荐、简书日报以及邀稿了,这样曝光量会大幅上升。
其次,两者喜欢的内容和读者群也不同,从我观察下来发现,简书阅读量高的大多偏文学,鸡汤以及干货一类,读者群大多是80,90后的职场人为主,并且读者们可以在下面直接留言讨论。而微信公号就不一样了,阅读量高的很多是一些养生,爆料或者揭秘之类的,可想而知受众大多会是一些中老年,当然还有一个属性就是如果是个人运营的,那么它的个人化性格就会比较浓,信息也会比较年轻化、潮流化,这也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不过还是那句话,不引起转发和分享就不会得到高阅读量,当然,留言得经过作者筛选才能出现,读者们只能看到不能互相交流。
最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的问题很多朋友也会同样遇到的,那就是长时间低头坚持做一件事儿的时候,如果你不抬起头看看,你会错过很多重要的启示的,因为我的第一篇首页推荐是编辑找到我的文章推荐的,而第二篇首页推荐是我自己的投稿,同样的文章,只是因为以前我总是机械的投几个地方,也没有细看审核不过的原因并分析,审核不过就丢下了,自然也就不会有后续的消息,而经过考虑以后的分类投稿,这样,同样的文章又上了首页推荐。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太愿意变现得努力和认真,却忘记了真正难的,是努力之后的思考和复盘。也就还是那句话,喜欢一个经验用10年,不想费力去思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曾经我们看到一些朋友总是那么刻苦努力却总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一样。
说到这里我想继续说说关于持续写作的一个目的,那就是个人品牌的建立,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标示让别人记住你有一个重要的心法,那就是“你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别人知道你会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来了,学着在边说边做中整理输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看着简书头牌彭小六一步步的成长,看着秋叶大叔的努力认真,看着Angie的疯狂蜕变。让我看到了平常人通过努力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如何把每一天过得充实而美好,这是我所期待的,这也促使我思考,我自己的个人品牌是什么呢?是成长!
这个星期太忙,看书的时间不多,最后,我想说说曾经一些认知上的变化,关于干货,现在大家都特别强调各种干货才是王道,我以前也是这样,但看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很多干货其实就是一些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在于你在什么场景听什么人这样告诉你,有的时候人微言轻或者心情浮躁,甚至重复一百遍,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种期待干货的心理其实是一种贪图捷径的想法,想透过别人分享的东西快速提升自己,殊不知认知这个东西是需要积累的,一口绝对吃不成一个胖子,当看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的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这样简单的道理谁不知道呢?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自己的认知体系和心智模式得靠自己慢慢的打磨,然后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你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有多傻逼。在这个之后,你也就会发现为什么那么多作者可以持续的输出大量的文章了,并且都像模像样的能说出个一二三,其实因为他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体系,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只是一个实践和检验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会有偏颇,但是方向正确,这也是一个学会了捕鱼技巧而不光是别人看到的你捕到的鱼的表象。
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按理说有了被提升的关注度应该是借势持续的推送的,但我就是懒,不够拼,只是想过得有趣。每周一篇或者两篇,不间断,尽量把想要表达的说清楚,就够了,最重要的,是和你们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欢迎在文章下方给我留言互动,我们下期见,欢迎关注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