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坦克的理念渊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达芬奇的手稿。
但直到1874年俄国人爱德华·布瓦延在巴黎发表了120吨铆接式装甲列车草图,才是首次尝试将海军主力舰的火力布局全面移植到陆上。
如何征服埋葬了无数生命的“无人地带”
在坦克被发明之前,两军战壕之间广阔的无人地带是难以征服的。士兵们冲出战壕之后往往会被敌军的炮弹打死,试图在敌军的堑壕边缘迂回包抄到敌军后方的话,战争又变成了双方无止境地延长堑壕的工程竞赛。如何征服这“无人地带”?从布瓦延时代到1915年期间,涌现过无数奇思妙想。
坦克先驱:英国
先来理清一下坦克鼻祖的由来,在专事生产拖拉机的福斯特公司的努力下,1915年8月第一台履带式越壕车被制造出来,以威尔逊的昵称命名为小威利,继续改进设计之后造成的原型车,名为大威利,大威利于1916年顺利通过测试投入量产,成为英国第一代实用坦克的母型,因此也被称为“母亲号”,正式定型后命名为MkⅠ。
德国总参谋部交通处直到1917年才制造出德国第一辆坦克A7V的样车。但从它的性能看来,德国直到1917年仍未参透坦克的真正战术用途,德国第一型成熟的轻型坦克绘制出草图时离战败只有几个月了。
重量达33吨。外形于小威力有几分神似。动力结构参考了霍尔特式拖拉机。安装了一门加农炮和装载了两挺机枪的活动炮塔。车体两侧各有两个机枪射击窗。但重心过高,机动性糟糕(野外时速仅为4-7km)这决定了它更适合充当机动防御平台。
走向炮塔时代和大规模制造及出口的时代:法国
如何将雌性和雄性的功效结合起来,压制德军前沿机枪和迫击炮阵地?问题在法国那儿得到了解决。法国装甲兵之父艾斯蒂安上校建议雷诺公司开发安装机械旋转炮塔,具有完全射界的轻型坦克。
法国FT-17坦克配有旋转炮塔,重量合理,制造工艺相对简便,用途多样,成本低廉。他的面世使坦克这种新型武器第一次具备了大规模制造和出口的可能。日本,意大利、俄国等国。通过研究购入的雷诺FT系列获得了最早关于坦克的知识,这三个工业强国的前几代国产坦克或多或少带有它的影子。1918年的夏天,随着协约国坦克集群的投入作战,德军不可站胜的神话破灭了。8月8日600多辆坦克引导英国第四集团军全歼了德军的七个师。这一天被鲁登道夫称为德国陆军的哀悼日。
暗潮涌动的“二十年休战”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的军工专家继续推进了坦克的进化,一大潮流就是朝着多炮塔的方向进化。
英国研制出的2C型双炮塔坦克,是第一代纯正的多炮塔坦克。威尔逊再度出山后于1925年底推出,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独立号”,但复杂的机械结构造成的昂贵造价让囊中羞涩的陆军部无法批准量产。虽然独立号没能量产,威克斯公司方面也拒绝外销独立号的生产许可证,但独立号的面世在国外造成了很大影响。
一战时还是奉行大炮兵主义的德国就吃了许多坦克的苦头,随后他们以独立号为基础研制出“新造车辆”(Neubaufahrzeug,也有翻译成“新型结构车”),在1940年挪威战役期间,德国人还曾把三辆外形威武的“新造车辆”运到前线,作为威慑和宣传德国工业技术之用。(请注意新造车辆头上的“颜文字”)
而奉行大骑兵冲锋主义(呃,真有这个主义吗?你们公众号的什么一本正经的狗屎造词)的苏俄红军的坦克战初体验来自苏波战争初期,他们立即意识到在平原覆盖的俄国西部。坦克这种快速突破利器将大有用武之地。作为多炮塔神教的坚定支持者与践行者,苏方在考察英国的威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后生产的Т-27和Т-26的总产量高达15000辆。另外还自主研发了三炮塔中型坦克、五炮塔重型坦克、快速坦克……
红色多炮塔洪流滚滚袭来,谱写了一曲恢弘大气的毛式军事美学的交响曲,苏联在多炮塔的岔路上越走越远……
幸好,最后的最后,苏联还是回归了正途,就在Т-28从芬兰前线黯然退场的同一年,一种朴实低调的中型坦克启动了量产,它就是一代经典Т-34。
一战到二战之间短暂的和平时光,坦克界暗潮涌动。
英国和法国无疑是坦克界的先驱,德国和苏联则完全是后起之秀,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至于在未来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学习的重要性。
又如,1891年编制的《海军年鉴》对当时各国海军力量的排名中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十一位,仅次于日本,但却没能在后来的战役中表现出应有的出色程度,甲午战争中彻底暴露了中方的实力,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两国都曾是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国家,一者洋务运动一者明治维新,就海军军舰方面都曾到西方采购和考察,以图自强,而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一窥两者学习之成效高低。
究其原因,引用一部纪录片中的话:中国向西方买来军舰,日本则买来制造军舰的技术。奈良(なら),日语发音同“学习”的“習う”(ならう),日本善于学习,学习的第一个成果就是模仿唐代的长安城兴建了奈良城,所以一提到学习,大家会想到なら这个发音。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呐。对于坦克,中国是真正的后起之秀,学习的过程也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摸爬滚打才有今日的成就,这是后话了。
纵观二战前坦克战术的发展脉络,我们就会发现这完全是一个对新生事物从粗浅到深入的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各国之间都有相互学习之处。可以说,二战前的坦克发展是国际军事界共同合作攒出来的。由于一切以实际情况为转移,才导致了各国在装甲战术上会形成巨大的差异。
由于坦克这种进攻型武器与红军推崇的大纵深战役理论高度吻合,苏联设计师们在英国接触到多炮塔理念后,立刻将其全面移植到国产装甲车辆上,形成了轻,中,重齐全的多炮塔坦克生产线,多炮塔神教在苏联得到了井喷式发展。
经历了反坦克武器和单一炮塔结构在30年代的发展,多炮塔坦克最终在苏芬战争中被证明已与时代脱节。不过70多年后的今天,威武雄壮的多炮塔坦克的形象,仍然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礼赞。
篇幅所限,本来有许多精彩的内容都作了取舍,本篇的时间点截至二十年时期。此处也留个悬念——眼尖的读者胖友可能关注到了,埋了些伏笔,嘻嘻。
接下来会怎样呢?敬请期待下期。
“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参考文献
Mikhail Baryatinsky &James Kinnear,Steel Fortress:The Russian Т-28 Medium Tank
刘怡:《当战争变成延长堑壕的工程竞赛——“路上战舰”粉墨登场》《两次大战之间的坦克演化》
徐辰:《多炮塔坦克的巅峰与衰落》等
文/葵
排/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