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活着,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惨
富贵一家很惨不用说了,其他人也惨,那个在战壕外牺牲的老全,被批斗的春生,甚至是被枪毙的大地主龙二,我都替他冤。这么多的悲剧让人读着有窒息的感觉。有人说那是那个特定年代的记忆。现在我们21世纪了,历史对我们这代人网开一面,没有那么多痛苦和悲剧。但好像活着的烙印也随着苦难的减少而变浅了。虽然现在也许有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无法向父辈那样用一生来深刻地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次读《活着》,本书除了让我感到令人窒息的痛苦,还有对人生纠结的思考。我在重新思考这两个字,觉得作者起名活着,一方面是很简单明了地突出了此书的主题:就是讲述主人公活着的一生;但他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如果我们是福贵,我们还会像他那样活着么?为什么?
作者给出的回答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主人公的“活着”有坚韧积极的一面,无论面对命运什么样的折磨,他都要活下去,自杀和逃避不在他的选择范围内。然而他的一生给出的答案却又是消极的:他没有抱负,可能连理想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死去。当然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当不公和噩运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的时候,他没有抱怨,也无力抗争。这种既积极又消极的矛盾人生观才能最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上千年来像野草一样,对暴风雨无力反抗,逆来顺受但又乐观坚强的品质。这种状态无所谓对错,也没有好坏,有的只是血淋淋的真实。
除了对主人公朴素善良的同情外,他的无知与愚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对家产的挥霍,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对儿子有庆的特长的漠视,甚至间接导致孙子的死亡。作者很好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在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民对周边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不是立体的,而是线形的,单薄的。没有所谓的深层的意义,因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到。就像在雾霾里的人们,他们看不到远处的风景,自然也想不到一棵树的后面其实还有片森林。
文明开化能让人走出愚昧,教育可以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国,理性启蒙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我们没能消除愚昧,但更多的人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以更科学,更理性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我不禁想,如果中国人可以早点接触现代文明,中国现代历史上很多社会悲剧也许就不会上演。
余华曾说过,"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是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思考的问题。很少有人可以超越历史的的框架,《活着》虽然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某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但在几十年后读它,依然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每一天忙忙碌碌的同时,我重读此书,也是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反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