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篇章,我们讲到了周本纪的末结,秦武王夺九鼎,之后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大周王朝就此覆灭。自那以后,中原各个诸侯国的军事实力都已然成为废品,中原腹地犹如一个赤裸的婴儿,直直的摆在了秦国这头饿狼面前。
史记中秦本纪记载的是秦氏一族从兴起、发展壮大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一段历史。
此为主要内容: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部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潏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父为周缪王架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秦国本为西部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发展相当强大了,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让它来参与盟会。但秦国的发展势不可挡,一方面在戎族地区扩充土地,一方面与中原各国来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强国。
而我们现在要讲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君王。
1. 秦穆公—嬴任好
秦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少有的英明君主。但凡做了君王的,英明睿智就容易刚愎自用,雄壮勇武就难免残忍暴虐,秦穆公却是个少有的例外。他雄才大略却礼贤下士知错必改,雄壮勇武却宽仁大度常常以德报怨,珍惜贤能将人才。百里傒是虞国的亡国之臣,被晋献公当做奴隶送给了秦国。百里傒逃跑,被楚国人拿获。秦穆公素闻百里傒的才能,想用重金将他赎回,又担心楚国人醒悟不给(出高价“购买”一个奴隶,肯定会被他人怀疑这里面定有玄机),便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傒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王不察,便送还百里傒。此时的百里傒已经七十多岁了,秦穆公亲自解除了对他的禁锢,与他探讨国家社稷大事。百里傒推辞说:“我乃亡国之臣,不值大王询问?”秦穆公道:“虞君不用子,所以亡国。此非子罪也。”秦穆公坚持向百里傒询问治国之道,不分君臣,畅谈数日,收获良多,之后秦穆公授百里傒以国政。在那个君臣父子讲门第论出身的远古年代,如此不以贵贱,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实在是传为千古的美谈。
在秦穆公和百里奚的艰苦经营下,弱小的秦国在列国纷争中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甚至挤进了春秋五霸的行列中。
就是这样一个贤明君主,死后却没能获得应有的赞誉,究其缘由,我猜想可能和他儿子以及司马迁记载有关。
司马迁在记载了秦穆公的丰功伟绩之后,跟着写道:“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
用活人殉葬,有史可考,商、周两朝就十分盛行。考古发掘的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有164具殉葬者尸体。商王妃妇好墓,有16具殉葬尸体。小小的曾侯乙墓中,也有21具殉葬尸体。周天子更是无一例外,用活人殉葬。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一个亡国之君,都用了一百多人殉葬。齐桓公、吴王阖闾等也都用活人殉葬。孔子听说有人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还气愤地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你们都断子绝孙了吗?怎么能拿陶俑糊弄先人呢?
可是司先生在记载中对周天子、诸侯列国的活人殉葬只字未提,却单单在秦穆公传后加一段活人殉葬的记载,甚至还杜撰一首歌谣来强化读者的印象。这就是司马迁的功力,几个字,一两句话,一点小零碎就能把一个人一生的丰功伟绩一举颠覆,这一处可能是我唯一一处对《史记》不太满意的地方了。
2.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父子关系)
自秦穆公以后,他那太不争气的儿子和孙子直接把秦国打成了原型。而后的秦孝公嬴渠梁是秦国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大秦帝国的基石君主。
昔我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来自嬴渠梁同志的《求贤书》
大家可能看不太懂,但只需要知道这些主要意思即可:
1.我嬴渠梁看到秦国很弱,感到很悲愤。
2.欢迎各地贤才大驾光临,此地有银三百两。
3.只要谁能振兴秦国,那个人将和寡人一起当国君。
而嬴渠梁对商鞅也实现了他的承诺,放任他去大胆改革。他大胆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加速发展,同时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得秦国日渐强盛,为之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驷也是一个雄略之主,若想要掌握整个秦国,杀掉商鞅当然成了一个选项。因为杀掉商鞅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可平息朝中众怒,又可掌控整个秦国朝局。但没想到,当秦惠文王杀掉商鞅后,天下庶民非议汹汹,大有国人问罪于国君之势。于是,秦惠文王翻过手来,又对朝中世族贵胄来了个斩草除根,其罪名便是:勾连山东六国逼杀商君。这一连几手下来不可谓不高明,既除掉了自己施政的巨大威胁,又彻底清除朝中反对变法的势力,一举廓清了朝局,而且还激起了国人的奋发图强,奋勇请战,以向山东六国复仇。在我看来,秦惠文王虽不如其父为政的那种厚重大气,但其驾驭朝局,在掌控民心方面应在乃父之上。
纵观秦朝历史,秦孝公在我心目中,可以说是秦朝最伟大的一位君主。他贵为一代君主,但他生活简朴,为社稷鞠躬尽瘁。孝公见贤识才、知人善任、任用卫鞅变法秦国。虽然没有称王一统,但给嬴驷铺平了称王的道路。秦正是在孝公手里愈发强大的,他统治时期为秦国最终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秦穆公到秦孝公,从秦国到秦朝,无数的君王与良将贤才,为了他们心中的目标而不懈的奋斗,建立了伟大基业。最后秦朝成型的制度,屹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千年不倒,传芳后世,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