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期间我看了特立独行的猫的一本书——《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看到第一章满是感叹,看看人家毕业后经历的磨炼和成长,差不多的时间毕业看看人家的丰富历程和成就。看到第二第三章就开始有点抑郁,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越发觉得浅薄无知坐井观天,时光回不去,再多的懊悔都挽不回过去。接着看就慢慢释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读书只是对照,没法生搬硬套别人的经历,能引起反思就是很好了。
开始写作时我就回想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走过了许多路、得到了许多收获,也有许多感悟。我没法像成功的北漂一样给人以经验分享,但是可以作为突破自我的成功者给人帮助。我不能作为从大学时就目标明确阅历丰富的人给人以经验,但是可以作为从碌碌无为漫无目的到找到目标为之奋斗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给人教训。
这也是我感到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虽然每个人的故事没有普适性,但其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有类似的领悟。谁能没有点野心呢,谁能没有点想实现的理想呢,可是在能力根本没办法实现理想的时候,在没有选择或者只能等待被选择的时候该怎么办?
所以我想写选择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你多么不承认,认为父母他人多么干涉自己的决定,你的人生确实是由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特立独行的猫从大三实习开始就接触公关行业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大学期间固步自封没有参与任何的社会实践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在看到别人一点点取得成绩完成梦想的时候,惊讶赞叹都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在想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的。
说什么不喜欢大学的专业都是没用的,说觉得参加大学生兼职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也是借口,说到底还是自己不敢也不愿意踏出一步去寻求改变。
大学时我还维持着高中的学习方式,两耳不闻窗外事使得自己在大学期间没有利用任何机会去接触社会,一心只读圣贤书使得自己的眼界只停留在书本那一块,心智和能力没有得到一点儿锻炼。
高中时唯一的长处,写作在这期间也没有继续发展,反而陷在自己的情绪里寸步难行。如果说有什么后悔,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任何的人生经验、没有得到心灵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遗憾。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胆小,怕出去做兼职被人骗,又觉得散个传单没有意思,做个家教误人子弟,天天上网耽误学习,整整四年待在宿舍里学校里没有迈出一步,在毕业时茫然无措也就不稀奇了。
那时候眼界很窄,去图书馆借书也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散文或者情感类文章,偶尔上网只知道百度看看新闻热点,没玩过校内网,没打过游戏,没注册扣扣,我的世界还只有内心里那一小块地方。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我错过了多少能够学习接触新鲜事物的好时光,浪费了多少自由又专注的日子。
四年下来父母不放心我的生存能力,毕业选择不自由也就情有可原,我从来没有做出过任何让他们刮目相看的举动,从未取得过任何他们意想不到的成功,我对待社会对待未来还保持着小孩子一样单纯的懵懂和无知,他们怎么能放心让我在陌生城市里闯荡。何况毕业时,我一个专业证书也没有拿到,一个实习头绪都没有,自己要往哪里走要怎么活着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梦想?
不足为奇的,那时候我特别迷茫,而痛苦多过于迷茫。如果迷茫只是暂时的无方向,那痛苦就是追溯不了根源的折磨,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曾经的理想呢?我曾经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呢?我的兴趣呢,我的热爱呢?接下来我要怎么选择呢?全都是一团乱麻。
我相信这种状态在毕业时不是个例。我甚至很羡慕毕业时拿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简历去挤人才市场的学生,就连这个尝试,我都没有做过一次。现在想来,自己也是真幸运,毕业后一年中陆陆续续的考试,就真的在一年后顺利的入围国考。这个结果我爹万万没想到,他觉得我接二连三的在一层层的考试中越考越差,怎么可能入围最难的国考呢。
也许是真的积累下经验了吧,也许是我本身并不差只是时机不对,也许有很多的可能,我就在一年后顺顺当当的上班了。刚上班在县城里,三年,这才是我真正成长的开始。
我现在去总结那三年的体验和经验,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放开心,撒开手,迈开步子多尝试。当然这也取决于我自给自足以后家里人不太管我了,对于这个论断我觉得还是根源于自我,没有不爱管孩子的父母,只有甘心让父母管着的孩子,离开父母开始独立这条路,我走了整整三十年。
先说工作以后我的心态就变得踏实稳定,不害怕进入社会被骗被坑,所以愿意尝试各种业务,工作和大学专业没有一点关联,但是不妨碍我学的不亦乐乎,甚至开阔思路去考各种证书。这样的学习态度要是放在大学,还怕接触不到外界社会,还怕没有实习机会?
恨就恨自己的固步自封,用恐惧阻挡了一切。其实就像孟非在四大名助里说的那样,社会哪有那么恐怖,社会一直都是那个样子,只是自己在心里把外界描绘成了不堪的样子。而且人和人的相处有时候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什么样的气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如果对自己很自信,就应该相信自己能融入希望中的圈子。这个道理,过了好几年我才懂,才明白自己的狭隘和可悲。
关于和父母的关系问题,不知道身边到底有多少人反感父母插手自己的生活。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凡事有父母参与做决定,觉得那样有后盾很踏实,也许有些人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就是和父母藕断丝连有关系,也许有些人压根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我之所以迫切的想和父母脱离,是源自成长的自卑吧,总是特别想全部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从小家人就说我没有弟弟聪明好看,做事情也经常被挑刺,成绩不好经常被迫“上政治课”,加上父亲一人承担了家庭所有的开支压力很大,看到我的成绩单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说我花了那么多钱读书补习都白费了,说我成绩不好是因为某次某次不听他的话去上那个老师的补习班……
他的要求有多高我的成就就有多差,长期的精神压力时不时让我崩溃,在长大后就形成了畏首畏尾的性格,父母也习惯了凡事替我做决定,因为他们压根不放心我做任何稍微大点的决定。
替我做决定,不代表我不想自己做决定;替我去想,不代表我没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父母和我都是有责任的,他们过多的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作为孩子的我,而我又轻易的放弃了很多很多自我表现和成长的机会。
这造成了工作以后我迫切的想自我独立!那时候我一个人在县城生活,所有的一切从头开始学开始做开始总结。同事们都会感慨一个小姑娘自己租房自己做饭洗衣,离家远又孤独,但是对我来说快活的要死。
没食堂吃饭我就自己做饭,因为我早就吃腻了我妈的手艺;没洗衣机就自己动手洗,因为我妈一直都是这么做家务的;没有车子就步行上下班,因为我一直想锻炼身体;自己租房的条件比家里好,所以我不留恋家里的环境。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和与室友聊天,房间里都是静悄悄的,我自己看书学习追剧,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回过头去看,如果不是独自面对电路损坏,我也学不会尽力寻找解决之道;如果不是独自找房子搬家,我也学不会协调这种关系;如果不是陌生的环境没有同事帮忙没有领导照顾,我也学不会淡然面对暗自努力;如果不是有朋友雪中送炭倾力相助,我也得不到真诚的友谊;如果不是那三年一点点克服困难,我也不知道也意识不到独立之路还要走多久;如果不是三年离家居住,我和老公都未必能心连心一步步走到一起。
我埋怨过,也愤恨过,痛苦过,也纠结过,原来我是多么容易偏激的一个人,所有的情绪涌上来恨不得打碎一切管他三七二十一,但是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怨不得任何人。
有了这个前提,加上愿意去尝试和承担,我一点点变得强硬,成熟,最终不讨厌工作的烦恼,不畏缩与领导交流,不害怕和父母沟通。也是渐渐的,身边人承认了我的优秀,父母也看到了我的成绩,这条路,一走就是六七年。
我看到身边很多同龄人非常优秀,但是进入工作环境就一点点融入那个氛围,一点点变成路上的普通人。这真的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做不到,我不想自己的人生一眼望得到头。也可能大家都有这种感受,也有人默默的隐藏着自己的能力,默默的集聚着能量,我也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员。
我的所谓的成绩和成功对于很多大神很多有能力的人来说不值一提,但这就是我的收获。我更想跟自己说,看到这些进步,记住这些改变。如果你一直丢不掉心中的梦想,而你的能力却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时候,只能先打破内心的壳,伸出触角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慢慢的积累能量。
我弟经常说,不要把生活老是和梦想这些词儿挂在一起,不要把未来那么物质化。但是对于我,这些年一直一直激励我不曾放弃的,就是我心中打不死的梦想。
所有的梦想,都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这样看来,梦想不遥远,生活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