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
春风夜夜徐来,不知江南的艾草泛青了吗?
打开来自杭州的快递,纸箱子里冒出的还是阵阵寒气,知味观的青团被冰袋裹挟着,从几千里外奔波而至,只为满足我记忆中的一抹草色,一缕清香。
青团,多数是用艾草作为制作的原料,袁枚的《随园食单》记道:“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之中的青菜,不知是否就是艾草。
但在我的印象中,艾草是端午前后挂在门上的,而用来制作青团的是另外一种,田间地头那么不起眼的叫“棉花头“的东西。
“棉花头”实为鼠曲草,这别称大约是因叶子上毛茸茸的而得名。
记得从前春日的周末,油菜花开遍野,南方低山上层层叠叠,金黄色的小花在春风中浮动飘荡,像海浪般高低起伏。在高高的油菜花底下,阴暗的地方,常常藏着这种叫“棉花头”的野菜。
初至金华的母亲,从未吃过青团,更不知道怎么制作。从前每年清明前后,楼下总会有阿姨奶奶推着车,来卖青团、清明粿。
我所认识的青团和清明粿还不大相同,青团多是豆沙、芝麻的甜咸,圆圆的团子状,清明粿多是笋干、肉、豆腐干的咸、辣馅,饼状印花成型的。推车来的阿姨奶奶们从不吝啬,手把手的教学,从不害怕你学会了失了生意。
将新鲜采摘的鼠曲草用慢火焯水,植物特有的汁液渐渐渗透出来,面团的青色就来自于此。加入糯米粉,面团夹扎着鼠曲草的茎叶,散发出悠悠的青草香气。
回到北京,才发现原来熟悉的稻香村,也开始卖青团,只吃过一次,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颜色好像不是青翠的绿,味道好像也不是清新的甜。
后又偶然得知知味观的青团,买来一试,竟成了习惯。虽不是当年楼下阿姨奶奶们的味道,却仿佛是带来了南国的春风和潮湿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