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走进书房,便有缕缕馥郁的清香沁入心脾,原来是那两株金佛手的果实开始变成橙黄,整个书房都弥漫着阵阵的幽香。
妻子是个比较怀旧的人,常怀念在湖海塘校区读书的四年青春时光,而最有寄托寓义的,则莫过于有名的金华佛手了。听者有心,一次,表弟斌从赤松带回两盆佛手,妻真是喜出望外。这两盆佛手送来时还结着青色的果实,用暗黄色的柳条框做成的外罩围着泥盆,框口是用碎花布毛边镶缀了,与一身青绿的佛手很是搭配。每株佛手的叶子青碧,呈椭圆形锯齿状,枝叶间结着十几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青佛手果,底部呈圆形,上部如人掌,伸出纤纤之指,有些象刚出生的婴儿般捏紧了小拳头,有的则如观音玉手般拈花捏指。只是在搬运时不小心碰落了一个,让妻子心疼得不行。幸亏别的果子在接下来的日子倒是相安无事,不曾发生坠果意外。每天早上出门前,妻子便把俩捧到阳台上晒太阳,又怕晒久了太干,中午回家时就移回客厅。后来为了避免动作多怕影响果实的安全,就把它们安置在离阳台最近的书房,打开书房门,拉上纱门,偶尔浇点水,松松土,施施肥,还时不时打电话到金华的基地问询护养之法。几个月下来,这些青果子长势良好,无有病害,先是半青半黄,再是淡黄,现在有些已变得金黄,成了名副其实的“金佛手”了。
金华佛手素有“果中仙品,世间奇卉”之美誉。其实这花非花、果非果的佛手是颇有些历史渊源的。相传金华的北山脚下有一位后生,因母亲得了腹胀病,求医无效,于山中采摘草药困乏之季,梦见金花仙子,因仙子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赐他一株佛果,只见它状如小小拂尘,皮黄如金,肉白似玉,幽香阵阵,沁人肺腑,这位后生梦醒之后,果然发现有一棵异果,于是将它带回种于篱下,然后精心培育,待果实成熟便摘果给老母服用,居然好转,于是这“金佛手”便代代相传下来。当然,这是民间最朴素的神话故事。而金华农人栽培佛手,其栽培史经考究乃始于北宋,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据吴氏的宗谱记载,到明代,佛手的种植已有比较大的规模,成为当地重要的农副产业之一,一些农户把它们运到杭州等地贩卖换取金银,多有收益。城里人甚喜此物,是因为它的果实香味浓郁而且经久不散,而且其花、叶、根、果实均可入药,所以是一味珍贵的药材。《本草纲目》说它 “虽味短而香芬大胜,置笥中,则数日香不歇。” 又说它“气味辛、酸、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嗽;煮汤,治心下气痛。”诗人雪樵有诗为证:“清香扑我鼻,直欲吐龙涎。” 挂于幔帐,满屋幽香,置于箱柜,清香沾衣,身带佛手,芳香袭人。而佛手的形状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是极好的节日点缀和岁朝清供的珍品。又音谐“福寿”,给人一种吉祥之感。因此,在民间的一些房屋的梁、栋上,牛腿上也常雕有佛手图饰。清代诗人李琴夫在他的《咏佛手》中写道:“白业堂前几树黄,摘来犹似带新霜。自从散得开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最是有佛学的禅意。且金华佛手的主产地在赤松卧羊一带,即晋著名道家黄初平得道成仙的故里,赤松黄大仙的灵迹远播香港及东南亚,香火不断,加上赤松宫的复建,近年来港人和华侨纷纷来探寻灵迹,使祖宫的特产“金佛手”名声大扬,将其视为吉祥物收藏、留念、摆设,并称其为“大仙果”。
金华人喜欢将佛手当茶品,逢有贵客上门,便将新鲜的佛手洗净,用刀片切成薄片,然后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便满杯闻香。又喜欢煲佛手粥,先是将佛手切碎,加清水煎成佛手汁,放入瓦罐,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与冰糖一起放人佛手汁中,小火慢炖成粥即可。此粥有舒肝理气,燥湿化痰,健脾养胃,理文止痛之功效,什么胃弱气滞,咳嗽痰多,胸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皆可服治。还喜用土烧白酒浸泡做成“佛手酒”,与土蜂蜜一起秘制成“佛手蜜”,别有生活的趣味。
而我则更喜欢享受于书房中,坐于案几,读着心怡的文章,累了,一抬头,便可以细细观赏到它独特的姿态,闻着它的幽幽暗香,便觉这佛手香,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