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阅读!本文乃作者个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一时冲动定下了这本书作为第一次共读书目,果然,还没有开始读,大家就开始批判和质疑:“好像鸡汤文”、“是不是成功学?”、“要不要换本书?”并且列出洋洋洒洒的论据——我有点自恋地想,大概是大家对我期待太高,觉得这本书的“深度”与我不太匹配。
一边感动于大家的热情、信任和尊重,也一边默默地自卑着:我为虾米就没有看出是鸡汤文,也没有看出是成功学,甚至半点批判的地儿都没有找出来呢?
一个懵懵懂懂的领读者,遇见一大群敏锐、有见地的共读者,这是多么可观的一个亚历山大呀!
然而,箭已上弦,只能闭上眼睛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射出去。
共读还未开始,就已,不忍直视。
于是在第一次共读分享前一周的讨论中,我发现了我的两个心智模式。
第一,对于所有的书和文章,从不评判,并且当大家讨论时小心翼翼地掩藏起那份“没有任何批判精神”的自卑。看不下去的书,我很会放过自己,只要没有能让我一口气读完一章的书,都坚决被封存。能看得下去的书一定在某些地方吸引着我,或为启示,或为补充,或为共鸣,我都将受益。没有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能穷尽主题所有,正如人无完人,对书又何必苛求?有收获即可。《拆墙》我花了二十几块钱从当当买来,我和老公两个人看了,我和十几个美女共度一个月美好时光,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价格,更何况,我还受益良多呢!
第二,我很会为自己的懵懂或者浅薄找一个“高大上”的借口。当意识到我毫不具备任何批判精神或者能力时,我立马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豁达、智慧。
这两个目前我都觉得挺好,不拆。
其实在我看来,整本书即是通过“限制性信念”、“应对模式”、“界限”、“成功标准”等概念引出了对于“幸福人生”和“我是谁”以及“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思考。(当然,里面有很详细的职业指导,因为觉得与整书不太和谐,仅为体现作者职业专业度,被我无耻地忽略了。)
限制性信念,即影响我们“幸福生活”或者“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些念头、话语等,它们限制着我们身心的行动和发展,也就是书目中“需要被拆掉的墙”。它们一般不被意识到,除非信念受到挑战或者本人醒觉的自省。我在多年前已经了解,并一直练习觉察,逐渐破掉了很多墙。在阅读大家的作业时,我发现好多墙是具有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或者仅仅是作为孩子身份被父母们集体不约而同植入的,明显的例子是关于金钱、效率、品格等方面的,比如“钱很脏”、“养家不容易”、“做事拖拉”、“勤俭节约才是美德”、“要努力读书”、“要做乖孩子”等。
然而,“没有资格”的身份信念才是最普遍、最具杀伤力,却又最不容易被我们觉察到的。
“应对模式”(书上说心智模式)是我们基于某一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之后对类似情形的“感受——认知——行为”模式,简单举个例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一种应对模式,还有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非洲卖鞋的故事都是说明应对模式的。应对模式的形成在当时一般是出于保护我们身体或心理免受伤害,但是随着我们长大,环境条件的变化,旧的反应模式不一定再适合。比如,年幼时经常被父母打骂,自己无力反抗也不能反抗,还得仰赖父母获得生存。这样就会形成“把父母行为合理化”(我就是不好,该打)或者“隔绝感受”(一点也不痛)的应对模式,或者两者兼有。成年后,一方面自我价值感极低,对不同观点或者负面评价极度敏感,反应过度,另一方面感受隔离,自己感受不到痛苦也能理解甚至不允许伴侣和孩子表达痛苦,导致与他人无法建立亲密联结。中国男人这方面尤其明显。
应对模式是当时条件下为保护自己而形成的,本身并无好坏对错之分,但是也非常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发展。需要保持觉察,并且建立更多辐射型的反应通路,才能更好更灵活地为我们多变多彩的生活服务。
作者通过情绪按钮、受害者情结、如何看待不公平、人生选择、亲子互动模式等来阐述一个很重要又很缺乏的概念:“界限”。从我的理解来说,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情绪、选择和人生负起责任,打理好自己的生命花园,不假手他人,也不越篱笆耕作,就是界限和有界限。小时候父母给我们挖了好多坑,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情绪和人生需要别人负责任(“老公,你要让我幸福”),当父母年老,我们又把父母拉下坑,让他们觉得他们不能负责自己的情绪和人生(我这样,我爸妈会崩溃的!),我们是互相最爱的,然后又乐此不疲地互相坑着。我们背负了很多人(父母七大姑八大婶)的期望,却唯独不去背负自己的人生,然后又让我们的孩子去背负我们的人生,命运就这样传承。“且以我终,且从我始”,在诺诺一岁左右时,我曾如此写到,让我们斩断这样的传承,勇敢地卸下上一辈的人生,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
这就需要我们拆掉“成功标准”这堵墙。只有当我们不再把我们一直以来奉行的“乖巧懂事”、“成绩好”、“考名校”、“找好工作”、“挣大钱”等这些作为一个孩子或者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我们才更有可能看到那个真实的孩子,理解接纳他的需求,并且允许他去追求他想要的人生。当我们不再把关注放到如何让孩子成功上,我们才有可能从孩子的生命花园篱笆内撤离,回到自己的人生路上,才有精力去打理好自己的生命花园,各自幸福成为可能。
什么是幸福?我是谁?我想要怎样更好的人生?
这是我们迫切想要弄明白而又很难弄明白的问题。
共读这本书的一个月,我的爸爸妈妈决定回老家过自己的生活,我和老公正式告别啃老,共同承担起养育两娃的责任。
而我刚刚进入新的事业规划。
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也没有预想中“被父母抛弃”的难受,反而多了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
期间还经历了大宝生病、我连续四天外出学习。
但一切出乎意料地顺利。
一家四口都很明显地成长:我不再抱怨家务的繁琐,老公主动接送孩子、分担家务、按时回家,大宝小宝相继主动要求分房独睡,大宝开始全程自己做作业……
四天的学习我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我终于放开自己登台表演,并且给到团队更多的支持。
而父母,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与他们熟悉了几十年的亲朋好友重新联结,又勿需再苦于生存和养家,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陪伴逐渐老去的亲人,忆往昔谈子女,通过电话都能感受到满溢的开心和满足——那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每个生命都圆融具足,每个人都具备把这一生过好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资源,无须担心,也不需干涉,父母如是,孩子也如是。
最大的孝顺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最好的爱孩子就是打理好自己的人生。
爱是一切的答案。
而爱自己,是生命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