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三、行苦性(分三科) 天一、出體性(分二科) 地一、標遍行【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前面這個壞苦性、苦苦性都解釋完了,現在第三科解釋這個「行苦」的體性。什麼叫做「行苦性」呢?「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這個「行苦」就是也不苦、也不樂,你的心情屬於無記性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就叫做「行苦性」。這個「行苦性」是普遍地活動在一切的「五取蘊中」,就是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苦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不苦不樂的時候也是行苦性。我們的五取蘊就分這麼三類;不是樂受、就是苦受、再不然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中都有行苦性,所以叫作「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這句話是標,下面第二科「舉要義」。地二、舉要義【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 這下邊解釋,舉要義來解釋這個「行苦性」。這個「行苦性」裡邊的含義是很廣的,現在不多說所以「以要言之」,舉出它的簡要、重要綱要來說明這個「行苦性」。「除苦苦性」,就是你這五取蘊裡面的苦苦性不在內,苦苦性這是很明顯的。「除煩惱攝變壞苦性」,「變壞苦性」就是樂受;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這個樂受就是引起煩惱的原因;樂受在的時候這叫做「壞苦性」;引起煩惱使令你的心情有所變化,有很多的憂苦那也叫做「變壞苦性」。所以壞苦分這麼兩種;這「煩惱攝」的、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不在內,「樂受攝」、屬於「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樂受」不會是單獨有樂受,一定依於六根和六境而引起樂受的,所以六根六境是「所依處」,這樣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諸餘不苦不樂受」,前面的「苦苦性」和二種的「變壞苦性」都不在內,剩下的「諸餘」,很多的受裡面剩下的「不苦不樂受俱行」,這不苦不樂受是一種境界,你的內心和這個境界同時地活動,就有這種不苦不樂的感覺。 「若彼所生、若生彼緣」,前面只是說「受」,這下面又說是「若彼所生」,就是彼煩惱所生的諸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我們這個五蘊的生命體是由煩惱現起的,現在就是指這個五蘊說叫「若彼所生」。「若生彼緣」,這個「生彼緣」是誰呢?就是五蘊為所依能生煩惱,這個「蘊」又能生煩惱,「蘊」是生煩惱的緣,生彼煩惱的緣;這樣說就是蘊由煩惱所生,生了以後蘊又生煩惱,就是這麼意思。「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這個「生住器」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蘊,這色受想行識這個蘊是所受用的,是我們自己所受用的;你不管是做什麼,不管是做善是做惡,你出家修學聖道,你都要靠這個色受想行識,在這裡邊你有所覺受,你要發生一些作用都是要靠這個五蘊的,所以它是個「生住」的器,它能生、能住。這個「生」就是五蘊出現的時候叫「生」,這個「住」就是繼續下去,發生了以後繼續地存在下去叫做「住」。而這個「生」和「住」就是五蘊,指五蘊說的。這個生住的器,由這個器你有所覺受,還會有種種的作用。不管是生也好、住也好、不管是做善也好、做惡也好、有快樂的時候也好、有苦惱的時候也好,所有的諸蘊都叫做「行苦性」,就是這樣子。但這個問題就是,有壞苦的時候就是樂受的時候、或者苦受的時候,這行苦的相貌不明顯,若是不樂不苦的時候,這行苦的相貌才顯現出來,是這樣的意思。《披尋記》九三六頁:《若彼所生若生彼緣等者:謂若諸蘊從煩惱生,名彼所生。蘊為所依能生煩惱,名生彼緣。諸有情生及盡壽住要以諸蘊為所受用,名生住器。》 「若彼所生若生彼緣等者:謂若諸蘊從煩惱生」,名叫作「彼所生」,彼煩惱所生;若沒有煩惱的話,這五蘊就不生了。昨天也曾經說過這件事,若阿羅漢他沒有愛取了,所以他就一念入無餘涅槃了,就入於不生不滅了。有煩惱才有這個五蘊的果報,所以是名「彼所生」。「蘊為所依能生煩惱,名生彼緣」,這個蘊是煩惱生起的緣,是這樣「名生彼緣」。「諸有情生及盡壽住要以諸蘊為所受用,名生住器」,是這樣意思。天二、釋苦名【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 這是第二科釋苦的名,解釋這個行苦的名字;為什麼叫做行苦?這個「行」本身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為什麼立一個苦的名字叫做「行苦」? 「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由於那麼多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它的體性都是變化的,不是永遠常住的,是「生滅相應」,這色受想行識與生相應、與滅相應,總是有變化。不管是色也好、受想行識也好,都是有生滅變化的。「有一切取」,這個生滅變化是無常的意思。這上面「有一切取」就是有一切的煩惱,這個「取」是煩惱的相貌,你這貪也是有所取著,瞋也有所取著,因「取」而有種種的煩惱。在無常上的相貌上,無常的體性上,它又有很多的煩惱。「三受麤重之所隨逐」,這個「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麤重之所隨逐」,就是它的種子,三受的種子。在這個無常的變易法裡邊有一切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隨逐它,在生滅中有這麼多的污染隨逐它。這些煩惱也好、三受粗重也好都是「不安穩」不自在的,屬於「不安穩」不自在的。如果你自己注意自己的內心的時候,沒有煩惱的時候心情自在、心情安穩;煩惱來了的時候心裡不安穩,不管是你滿意的、不滿意的煩惱都是不安穩的。 「不脫苦苦及以壞苦」,這個行苦它是不苦也不樂的,但是不表示它解脫了苦苦和壞苦;行苦的時候是不樂不苦的,它不樂不苦不表示它解脫了苦苦、解脫了壞苦,不是的。它還是隨時有可能會現出來苦苦、會現出來壞苦的,所以它這個行苦本身不是自在轉,不是它自己「我決定不苦不樂」,它沒有這個能力;隨時就會苦,隨時也會樂的,「不自在轉」。 「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因為他在無常的相貌裡邊、無常的體性裡邊,有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的隨逐,這種種子是不安穩性,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他也沒有解脫苦、也沒有解脫樂,他也是不自在轉的,所以這也就是苦。「由行苦故,說名為苦」,這個行裡邊有苦,所以叫做「行苦」。天三、結建立【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這是結束這一段。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建立一個名字叫做「行苦性」。這個「行苦性」就是阿羅漢;就是聖人才能了知道行苦性的,凡夫是不知道的,凡夫不感覺到行是苦,不感覺到。《披尋記》九三六頁:《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逐者: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名一切取。苦、樂等受,是名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體,皆為如是一切麤重之所隨逐,是故彼蘊名有取蘊。》 「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逐者」,這個「取」這裡這樣解釋:「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名一切取」;「欲取」就是我們一般的凡夫,就是諸有所作就是為了享受欲,享受色聲香味觸的欲,叫「欲取」。「見取」就是這些外道,他們另外有特別的思想,或者是想要生梵天,或者也想要得涅槃,得色界定、無色界定,有六十二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戒禁取」,他們也是持戒的;這件事不做、那件事不便,當然有些持牛戒、雞戒、狗戒,也有一般的這個十善戒,他為了得禪定他也要持戒;所以這個「戒禁取」包括外道修學禪定在內的。「我語取」,這個「我語取」不管是欲取也好、見取、戒禁取也好、都是有「我語取」,都是有我見,執著有我的。但這個「我」這種思想只是一句空話,實在是沒有「我」可得,所以叫做「我語取」。但是一般欲取的人對什麼是「我」,他並沒有深入的去認識,只是見取、戒禁取的外道對於這件事是認真地學習過什麼是「我」。那麼在佛法裡邊說那都是錯誤的,沒有「我」可得,故名為「我語取」。這樣說就是有四種取,這四種取就叫做「一切取」。這個十二因緣,十二緣起裡邊的那個「取」就是指這個四個取說的。 「苦樂等受是名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體,皆為如是一切麤重之所隨逐」,欲界有情、色界無色界的有情,「所依自體」就是指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這個身體是一切事情的依止處,你沒這個身體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作善也靠它、作惡也是靠它、修學聖道也是靠它的,所以它是所依的體。「皆為如是」,這個色受想行識三界有情所有的自體,「皆為如是」就是前面說的「一切粗重」的隨逐。「是故彼蘊名有取蘊」。(20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