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是教育界及其家长对教育的集体思维。
这几天在读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书中写到有家长只看到孩子学习的社会价值而看不到孩子本身的价值。这也反应了人们对学习的普遍的价值观和集体思维。
学习是孩子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的的动力,他是孩子自身好奇心为先导的,才会去学的,而我们则往往以社会属性来评判孩子。
一位来访者告诉我,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他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
以上是书中的原文,回想我们周边,是不是充斥了这样的话语。他们看到的是事件的社会意义,根本没体验到孩子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以及那喷发的荷尔蒙,也没看到孩子沉浸在音乐里的快感。而孩子的动力恰恰来自于我们没看到的这些体验感。
这些功利性的思维,来源于功利性的社会,他左右着人们对学科的取舍,以至于有些学科由于功利性不强而日渐冷落,同时,本应富有激情的事物也看不到应有的真情表露,人们都用价格标签俩标榜自己,同时也用这标签标注别人。
造成了教育的“正确”的思维模式
以教育标准的孩子为目标,不顾孩子的自身的秉性、爱好、兴趣,好奇心是人们最原始的秉性。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也逐渐泯灭了天性,按照安排好的人生生活。
造成了教育者与孩子的二元对立
教育者总以自己认为的正确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始终出于对立的状态,以所谓的正确观念来约束孩子。相对的有些兴趣也属于较低的层级(如游戏、好奇心等),很容易以“正确”的观念加以制止。这些都造成了施教者的“正确”的假象或正确感,以至于我们常听到“我们都是为你好”等言论。
造成了学习的偏颇
以有用和没用的功利心把知识分成等级,人为的割裂了知识的互补性,诸不知著名的科学家或真正的成功人士大都是多方面的能人,有些成果的获得并非灵感于本专业,很多还有不为人知的幼稚(天性没有泯灭)。
造成了减负的持久性的无效
减负已是我们挂在嘴边的老生常谈,但只要以这种教育的集体思维。真正的减负将是永远的话题。
对于孩子而言,只要没兴趣的都是负担,只要有兴趣的再苦再累也乐意。
怎么做才能改变呢?
从心理上放下对立
与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去体验孩子的体验,以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
不去禁止孩子的行为
除法律禁止的和道德上的问题,其他都不以命令性的禁止方式教育。教育只有授业、解惑的作用,没有禁止的功能。
教育方式在于善加引导
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目的没错,愿望也是美好的。但我们只有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包括诸如玩游戏的行为,可引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的制作能力、绘画能力、编程能力等等,甚至可游戏思维指导学习(现在不是有游戏力一说吗?)。有些还可以示弱的方式加以引导(如动手能力等)。
总之教育其实是引导的过程。
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忘了后一句“己所欲也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