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窗户太小。而且整个城市的窗户都是上下打开,缝隙很小,连头都伸不进。现在国内已司空见惯,慕尼黑德语的意思是“僧侣之地”,窗户上下开,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窗户打开进不了人,一定是来到了德国的慕尼黑。这个城市的窗户不是左右开,而是上下开的一个很小的缝,不知何故,导游也说不清楚,全打开人也进不来。我们分析可能一是防盗二是防雨。上下开窗,上面朝里,开着窗户雨水也进不来。
慕尼黑是美丽的巴伐利亚州的首府。这里早在12世纪是爱尔兰僧侣的定居点。“慕尼黑”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僧侣之地”,因此,慕尼黑的城市标志就是一个小和尚。不知慕尼黑的窗户是否与僧侣之地有关。
听说很多杰出人物到此游历而获得灵感,列宁、福特、拿破仑、歌德、莫扎特、易卜生等都到过慕尼黑,我们也慕名而来,也想获得一点灵感。这里还是施特劳斯和希茜公主出生地。不知是不是慕尼黑的博物馆多、喷泉多、雕塑多和啤酒多,这“四多”的文化、生活环境孕育了他们。
我们来到慕尼黑首先来到驰名世界的宝马名车的总部,在这个象征着导弹捆帮式助推器大楼前照了几张照片。这个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的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他的蓝白徽标象征着蓝天白云下飞速旋转的螺旋桨,成为成功和信誉的标志。
照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就奔向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公园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了1972年慕尼黑举行的20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而修建的一处综合型体育场地。在这里最惹人注意的是一座高299米的电视塔,它建成于1968年。
人们从塔下乘电梯至塔顶,只需25秒钟。公园里有可以容纳8万人的椭圆形运动场、可容纳9000人的长方形室内游泳馆,以及可容纳1.1万人的室内体育馆。
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帐篷式顶盖是世界上最大的顶盖。它的总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1个足球场地。慕尼黑的足球场地过去只能从电视上看到,当你身临其境就更觉得漂亮、大气,整个足球场地,以绿色为主调,整整齐齐、柔软的绿色的草坪、整个场地都是绿色的椅子。球场边是红色跑道,银灰色的铁丝拦网和黄色的过道。体育场地非常干净、鲜艳,如同新刷的漆一般,站在场地上面一看,用两个字可以概括“漂亮”。
这里的“拜仁慕尼黑”足球队名气很大,我们团的康先生和张先生都是球迷,他俩一下车就直奔慕尼黑的足球场,不知采取什么办法竟然跑到场地里面去踩了踩人家的草坪,随后赶到的女球迷于女士又是照相又是录像。
据介绍,德国足球也有黑幕也有黑哨也有丑闻,也有贿赂和彩票舞弊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德国足球的发展和魅力。1974年德国足球队也是在这里艰难地击败了当时势力雄厚的荷兰队,成为世界冠军。德国体育和德国足球一样,在世界体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人们不会忘记,德国的一名游泳运动员,曾在1972年慕尼黑举行的20届奥运会上创造了一人获得了7枚金牌的佳绩,震动世界体坛。人们也不会忘记,在慕尼黑举办的这届运动会上,恐怖分子枪杀了十几名以色列运动员,震惊全球,使这届运动会蒙上的一层阴影永远无法抹去。
在慕尼黑,我们在和德国同行见面前,翻译提醒我们,德国人崇尚有才学的人,在相互见面介绍时,有职称的最好介绍职称,他们那里职称代表才学,教授、医生、专家格外受尊敬。他们认为有职称的人一定有学问,德国人最看重是有学问的人。而对“总经理”之类职务称呼不太感兴趣,因为,这种称呼在德国再普通不过了,更不要称“老板”了,他们眼里路边小店卖货的也可以叫“老板”。
同行进行交流时候感到,德国人很守时,而且办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思维周密严谨。他们自尊自信,虽然表面笑容里加了一些谦虚,但骨子里仍透出一种高傲的民族气质。他们比较务实,不太讲究表面东西。中午,同行告诉我们他们要招待我们,可到了中午,招待我们的标准,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每人一份菜加饭,啤酒和饮料都摆在桌上,自便,没人敬酒也没人劝酒,想喝就喝,保证供应,不喝拉倒。据翻译讲,这个午餐也算是大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是面包加上几个生肉卷、几片生菜和几个小点心之类,吃这顿饭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看来人家确实不太注重这些。在此不能评说誰对谁非,只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习惯而已。当然要比起中华民族的好客,他们就差远了。中国人是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朋友吃好、喝好,这个先人后已的精神,恐怕西方人也很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