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有两件,让我这个年龄的人心有微漾。
一为科比退役,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看NBA除了姚明火箭,剩下就是科比湖人。篮球陪我走过青春,让我认识一群好朋友。高中住校,宿舍里没有电视,只能在周末跑到校外同学家看。对,那会网络直播很少。
那时候大部分时间,我们只能手机上看文字直播,因为舍不得流量,还要把图片关闭掉。3G门户是我们JAVA功能机年代最喜欢上的手机网站,就因为NBA文字直播,课堂上架起书本挡着手机偷偷的看。
篮球,NBA,朋友,年少时就这三样让我没有走坏。
二是韩寒在上海开了一场发布会,特别建议把发布会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国内手机厂商们好好学学。尽管是策划彩排好的,这场发布会从节奏到现场互动安排,认真的诚意,当然主要因为演讲人是韩寒。
我知道韩寒已经比较晚了,初中同学(对,还是上面打篮球认识的)推荐给我看《三重门》。那是个课外书极其匮乏的年代,《三重门》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被一个跟我年龄相近的少年深深震感。同处小镇中学,同有欣慕的女生,同有升学的理想...激烈而鲜活的青春,被韩寒的文字一下吸引,之后陆续读了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喜爱。跟很多人一样,韩寒也是我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认同感最强的作家。
还记得,韩寒写博客那两年,每一篇博文一出,定是第一时间去阅读,一个思想上饥渴的人,遇到对味的文字简直欲罢不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文字,就是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的心声。
随着岁月增长,韩寒要成长,读他文字的人也要成长。
我没有成为一个韩粉,亦没有成韩黑,哪怕在方舟子质疑他代笔打嘴仗最厉害那段时间,我也没有因为「偶像」被污蔑而激动去帮着反驳,没有,连一条微博都没有。我始终认为,他能挺过这些,因为我没有怀疑过他的创作能力。
从小说、杂文,到杂志《独唱团》,又腾讯韩寒频道,再微博、one app、《后会无期》。他的文艺作品一直在我的青春时间里穿插,每一个时间段,他都会以这个时代适合的方式呈现。与时俱进,是很多作家做不到的。
有些人会揶揄说韩寒世俗了,成为他以前文字里瞧不起的人,我倒没有这个感觉。把自己对某类事物的期望,绑架到别人身上,这一厢情愿挺遗憾的。
我不能说韩寒的文字陪着我成长,俩男人,这么显得略微矫情,谁也没有特意要跟谁一路的意思。其实就是缘分,你在一个需要思想、精神提示的年龄,遇到一位跟你志趣契合,能跟你认真而不失风趣的交流的人。
我不想伤感,因为还没有到伤感的时候。科比、韩寒,也许很快还有其他人,那些在我们青春岁月里占据我们很多关注精力的人,有的会逐渐消失,有的会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
不能指望他们一直陪着我们,承认与否,我们开始成为自己这场生活的主角。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我们为之高兴,我们也会找到自己的所爱。
© 题图来自日本摄影师Osamu Yoko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