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笔知识更重要。
因:父母不喜欢她
果:上司不喜欢她
因:父母总是鼓励孩子
果:三兄弟皆成企业家
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人格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若生命的快乐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一定是我比你强才是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解释,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的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的乐观。
恨就恨,但不要报复。
放弃保护妈妈的想法
孩子当不来家庭的保护神
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伤害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
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以拯救父母的关系。
这一部分又说了许多目前社会比较热议的问题。
比如分数,不是有句话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当了老师后才知道,为什么老师那么在意学生的分数呀?那都是和钱和前途挂钩的呀。即使如此,我还是摆正心态,去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我不会告诉你,我所在的学校其实领导也不是很在分数。)开个玩笑。
但是到我家小儿这里,反倒我对分数不太淡定了。这点得改!平时学习好,知识基础打扎实,就不要在意最终成绩是怎样的了。我承认,他继承了我马虎的基因。(开个玩笑。)
接着再说婚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说总是对孩子说,家里穷,这买不了,那买不了。这点是不好的。最终会改变孩子对自己决定的判断。(比如之前作者举例的孩子自杀的事,遗言写道,父母终于可以不用为自己花钱,可以去旅行了。让人心碎!)
软弱的母亲也总爱说是为了孩子才不选择离婚的,让孩子心存愧疚感,而变得自卑,自我伤害。我妈曾经也好像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我孩子想,妈妈太可怜了。
一个家庭无论哪一个人生气,家里最弱势的那个都会遭殃。谁最弱势?不就是弱小的孩子吗?小时候,总能听到母亲和奶奶吵,和爸爸吵,但是奇怪的是,只要我一生病家里就安静了,和谐了。这也是我经常生病的原因吧。反倒现在不常生病。因为潜意识里总在想,不能倒下,倒下了孩子怎么办?于是身体仿佛也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