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特级老师于永正离开人世,是在今天傍晚时分,从朋友的微信圈里看到。因为今天开了家长会,下午我们年级所有老师都在外面拓展,还没有时间看新闻,看任何的资料。一看到这一条消息,心情顿时沉重万分。于永正老师是小语界老一辈四大名师之一。我和他并没有太多交集,但是,每一个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过他的课。个个语文老师均受教于他,可以说每个小语人士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你潜心钻研过教学,那么和他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因为你一定会研究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研读过他的课例。他的著作《教海漫记》是多少年轻老师的枕边书。
今天,我想说说自己和于永正老师之间的故事。于永正老师,是多少小语老师心中的偶像。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虽然没有机会近距离地向他学习,但是,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想偷师学艺也并不是做不到的。
记得最早是在教学杂志上读到于永正老师的。刚参加工作,学校条件不好,仅有的几本教学杂志总是放在行政办公室的,由我们的副校长管理。有时,我会到副校长那儿去借阅教学杂志。读到了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课例。里面有一个环节我印象特别深刻。于永正老现在引导学生学完古诗后,指导他们背诵。其中一个细节于老师是这样引导的:我年老了,耳朵有点背,听不清楚呀,你该如何背给我听呢?于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就大声地将这首诗又背诵了一遍。
在一次赛课时,我稍加改变,创意地模仿了他的这一细节,上课效果还不错。
工作没有几年,我外出来到了广东。有了一些机会直接聆听大师的课堂。印像最深的是到珠海的那一年,大约是零一年,还是零二年,但是日期我记得十分清楚:那是当年的中秋节。我们全校的语文老师都在珠海的一个体育馆里听于永正老师上课。他上的是作文课:《红花献给谁》。上完习作课后,他还当场唱京剧片段,赢得满堂喝彩。
感谢在私立学校的众多日子,有了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今天还在老家,可能反而没有那么多与名师面对面的机会。到这所学校,为了参加一次赛课,我在领导的安排下,成天学习钻研,看教学光盘就是其中一项任务。在那段时间,我又看了于永正教师的《全神贯注》《小稻秧历险记》等好多个课例。受益匪浅。
更让人永生难忘的是,2007年,我们学校邀请了于永正老师来讲学,我与另一名老师赢得了一个与于永正老师同台上课的机会!虽然与大师同台上课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能与自己无比景仰的老师一起上课,于我而言确实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更何况上完课之后,我们还与于永正老师共进午餐。那真是难忘的记忆。
记得当时我上了《梅花魂》一课。记得是刚开学不久,应该也是中秋节前后。记得于老师就餐时还吃了月饼一块。因为我和另一名老师几乎都只有一周的时间备课,领导们短短一周内反复听课,也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儿。每次试讲完和我同事都愁眉苦脸,感觉压力无比大。
上课时,于老师没有花更多的时间评我和另一位老师的课。我只记得他当时说《梅花魂》要注意是写人的,要从写人的这一个角度来设计教学。这算是一个教学设计大方向吧。这和今天很多地方教研的教学要有文体意识等观念不谋而合。
最让人受益的还是于永正老师上的课。他上了一节听音写作文的习作课。当时用了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上课。那个班的学生我曾经上过一周的课,确切地说是上了一天的课。那一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反应很快乐,语文素养较高。学校一名教研员曾带过这个班两年。学生的表现力还是很不错的。
习作课上得十分精彩。让人听了之后,就忍不住有回到班里马上实践一下这一课的一种冲动。
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富有魅力的特级教师。他的《教海漫记》也是我珍藏的一套书。记得就是在珠海听课的那一次买的。里面的每一个课例我都细细地研读过。
于永正老师,他就像前方的一盏明灯,时时亮着,虽然因为他的光芒耀眼,让我等小辈觉得与他距离十分遥远,但是,他又总是那么醒目地亮在前方,让你不禁总会往那个方向眺望……
就这样,在于永正老师教学思想的光芒照耀下,我们在教学这块田地中耕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教学杂志上依然可以时常见到于永正老师发的小文,文虽短小,但是其中阐述的教学真谛都是于老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
上一个学期去中山参加名思教研。于永正老师没有到现场,但是他录了一个小视频,由他的弟子赵志祥老师播放给全场老师听。看他卧在病榻,感觉于老师的精神面貌还是很好的。但是没有想到才短短的半年,于老师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但是我想,老一辈特级教师的精神与风骨,我们是不会遗忘的。
说起老一辈特级教师,我又想起了同样是在上次参加名思教研,老四大名师之一的贾志敏老师坐着轮椅来到现场,打动了多少老师!
听课当天,我也记下了这样一段感受:
一个79岁的老人,一个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60年的老人,一个为小学语文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老人,今天让我落下了眼泪。当他出场的时候是坐着轮椅出现在讲台上的,在上课之前,他播放了一段关于他的教学专访视频,之后又播放了十分钟左右的他和妻子金婚纪念的视频后来听说三天之后他将进行又一次手术。但是一开始上课之后他先还是拄着拐杖。他讲巜推敲》,讲着讲着仿佛与学生的交流给予了他生命的力量,他将拐杖放到了一边,似乎又和普通的老师没什么两样,谁也看不出他已经患了绝症八年之久,他依然如此敏锐地纠正着学生发言中的错误,依然精准的点拨着学生回答问题,依然专注于每一个教学的细节。每个老师都听得如此的专注,不时发出一阵笑声,我也深深的感慨他的短短的一句点评要多少年的时间才可以修炼完成,他的轻轻的一句称赞,又要多少深厚的语文功底!站在台上,他就是语文!他如此的眷恋着这个舞台!不!不是舞台,是讲台!他如此的眷恋着这个工作的阵地!他所表现出来的绝不仅仅是一位语文老师的敬业,也绝不仅仅是一位语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的虔诚,对语文事业的忠诚,他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楷模!含着热泪听他上课,感受他对语文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他一名语文教师的赤子之心!这三天的学习,就为了他的这一节课就值了!
于永正老师与贾志敏老师他们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他们没有和常人一样,六十岁就退休,怡养天年,六七十岁的高龄,他们依然奋战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沿阵地!并且与时俱进,从不固步自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
每个人的肉体都会消逝,但是有些人的精神将是永存的。比如于永正老师这样的人。让我借用一下臧克家的诗来表达我的心声:有的人死,但是他还活着。
记得于永正老师说的这句话,教好语文,做好一名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小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