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腾讯公益联合"WABC无障碍艺途"发起的“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
这群“小朋友”有点特别,他们是几岁到几十岁的自闭症患者,公益项目以“一元购画”的形式进行,支持一元钱可以购买“小朋友”漂亮的画作,下载至手机做屏保或壁纸。5个小时,580万人参与,1500万善款。
这是一次漂亮的公益活动,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活动。
我们惊叹于“小朋友”的艺术天赋,感动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从未了解过他们,或许也从未想过去了解。
只是在看到这些画作的时候,我们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理解,“小朋友”的世界,
也有五彩斑斓的梦想。
他们与我们不同,但他们值得被称赞,被尊重,被理解。
画作很美,质疑也随之而来。知乎上,自闭症相关的特教老师发声质疑,这根本不是“小朋友”们可以完成的作品,你买到的画作可能只是在义工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作品。
“我反对所有将自闭症儿童的一切浪漫化理解的行为。”她如是说。
她的出发点没错,她不希望媒体借自闭症的噱头来进行炒作。但专业人士的结论刺破了大众对“小朋友”天赋的幻想。
网友开始质疑公益活动的真实性,更有人爆料说资本方分成,一时间,质疑和声讨的声音盖过了公益活动本身。
甚至有人说“如果活动是假的,我觉得很恶心”。
活动团队出来辟谣,画作是在上千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三十几幅,并非特殊人群的平均创作水平标准,其作者也大多在机构学习了超过三年以上的绘画课程,所以这些画作是他们的天赋加勤奋的产出,不该遭受这样的非议。
大众在公益事件中遭受过欺骗,质疑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质疑过程中的某些言论真的伤害了“小朋友”和其亲属的心。
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外部条件循循诱导,希望他们能最终具备一部分生活能力。
他们终其一生都要活在父母的陪伴之下,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走不进去,他们走不出来。
对一个家庭而言,拥有一个自闭症的“小朋友”,打击往往是沉重而巨大的。但亲人们仍在努力,用爱去保护这个孩子。
无法生活自理的“小朋友”是一个家庭沉重的负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当家属们看到孩子的作品被赞赏,被喜爱,看到孩子们以另一种方式“融入”这个社会,内心该是有多大的慰藉。
而我们口口声声的质疑,或许正在推翻这一切。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我翻阅了特教老师的文章,从她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疲惫,“他们外星人,他们也是地球人,而且是弱化版的。” 老师的话,确实真实,更是一种妥协。
“他们的一生就这样了,不要神话他们,他们能活着已经很好了。” 可能这些话才是我读到的信息。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他们呢,不能相信连笔都握不住的他们,可能会把作画工具吞进嘴里的他们,通过努力之下,也能发掘出自己的所爱,也能创造这样美不胜收的奇迹呢。
可能我们的一句称赞,能给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可能我们的一份善念,能给“小朋友”们更多的成长空间。
看到有网友说,“只要这些钱能真的用到孩子身上,我并不关心作品是谁画的。”
网友说的不一定对,但我觉得他是宽容的。大家不希望爱心被消费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相信在质疑出现之后,多了更多双监督的眼睛。
我宁愿单纯地相信这只是一次极富艺术美感的公益倡导,让我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多了一双关注的眼睛,也多了一次感知他们世界的联系。
这个世界上拥有很多无法被别人理解的群体,比自闭症幸运一点的,离我们更近一点的,或许是抑郁症。
在豆瓣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叫做“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在诸多话题中,拥有最多的关注人数,有很多曾经抑郁的,正在抑郁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抑郁的人,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曾经看过一个讲述抑郁症的视频,抑郁是一只大黑狗,他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拖垮你的精神,打消你的兴趣,吃掉你的快乐。我们越脆弱,黑狗就越强大。
相信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都有过抑郁的情绪,只是当我们想要表达和倾诉时,获得的往往是身边人的不理解。
有一句调侃的话是这样讲的,“你的抑郁症是矫情,拖延症是懒,强迫症只是闲得蛋疼,失眠是根本不困。”
这句话说得也许没错,但倘若遇上真的抑郁,也许在旁人的真假质疑声中,压力就显得更为沉着了。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认为,小孩子哪有什么烦恼,但往往是小孩子,可能有更多的烦恼。
从前我们在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心理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性格变得孤僻,甚至变得抑郁,更为严重是变得扭曲。成长的过程中,也感受过很多误解,我们的烦恼和抑郁,在别人眼中可能是 “ 你看他又在作了 ”。
曾经关注过有关网上直播自杀的讨论,看热闹的人总是觉得,“他要是想死早就死了”。甚至有人抛出更难听的话,“麻烦你赶快去死”。这对处于崩溃状态中的病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暴行,在生命面前,真真假假真的那么重要吗?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必要纠着真假不放,也不必要用偏激的言论来发泄自己可能“被欺骗”的愤懑,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是哪一句刺眼的话,被人记在了心里,成为压死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蓿流一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