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放学回家后,扔下书包看到茶几果盘的柚子,顺手拿起来剥皮准备吃,给儿子说让洗完手再过来吃水果;卫生间出来洗完手马上出去玩了,叫过来让把卫生间门关好再去玩;写作业的时候稍不注意字写的歪歪扭扭,提醒之后马上写的规范了很多;出门随处用手乱摸,看到的时候说一下那些地方不干净,要么别摸要么洗手之前不能吃东西;写完作业后手腕部位全是铅笔芯粉,乌黑油亮,过来就准备拿起馒头吃,不耐烦的让洗手后再吃饭.....这些情景是平时经常给儿子提醒的方面。
周五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问儿子:“儿子,有没觉得爸爸有时候很烦,比如总是提醒你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儿子懒洋洋的回答:“没有啊,不过,有时候感觉有点。”
我接着说:“那爸爸提醒你不要做的事情,你又特别想做,怎么办?”
儿子没搞明白,问:“什么事情?”
我思索片刻,然后说:“比如你从卫生间出来没关门,我提醒你回去把门关上,你不想做,怎么办?”
儿子说:“那我等会儿过去会关门的。”
我说:“爸爸现在问你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想关门,但是爸爸非要你关门怎么办?”
儿子似乎明白了:”那我(只能)过去关门呗,要不然你肯定会生气的。“
去卫生间上厕所,从卫生间出来都要关门,要不然卫生间里面细菌病毒会跑到客厅和卧室,引起大家生病的。这个道理在我的记忆中跟儿子讲了很多次了,显然这次对话中儿子还是没有领会为什么我要求他关门。对于不关门引起生病这点,他自己没有深刻体会,所以即使父母说再多次都是没用的,到头来他只记住一点,即不关门爸爸妈妈会生气。引申一下,在他的认知中,估计有很多这种父母要求做的,或者要求不做的,如果不按照父母的建议做,是会让父母生气的,而并没有意识到做了这件事,或者不做这件事会引起什么后果。
一直认为自己是可以和儿子交朋友的,完全可以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平时陪伴儿子的时间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多的,所以一直自信的认为自己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父子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但和儿子的对话结束后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认为的,不是那么回事。儿子眼中不情愿做的事情,居然是因为担心自己生气而不得不去做,并不是他自己知道其中的道理和引起的后果,平时和儿子做朋友似的关系讲给他的道理,其实都没用,瞬间有些沮丧。
看着儿子全然不顾的坐在小区广场的健身器材上,衣服下摆已经被钢管蹭的脏兮兮的,两手也是随处乱摸,本来准备叫过来讲讲道理呢,想了想,苦笑了一番,打消了念头,跟上去学着儿子的样子,也是一屁股坐在拉伸器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