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天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毫不掩饰那副不开心的样子,阴雨没完没了的下个不停。 楼门口的砖地,因为长期的不见阳光,竟是长出了一层薄薄的绒毛样的青苔,走在上面湿湿滑滑的,不由的让人提着几分小心。偶尔有几天晴好,早早的,外面的晒绳就被家家户户的床单被褥晾满了,阳光下,五颜六色,感觉暖暖的,煞是好看。傍晚收回的被褥里散发着太阳的味道,沁人心脾,那是久违的秋天才有的熟悉的颜色和味道。
日子过得飞快,北京初春的暖阳仿佛还在眼前久久不肯退去,转眼却是深秋已至,冬日的到来似乎只在一场雨的距离。
返聘后,生活重新步入正轨。搬入了新大楼,工作环境大不相同,房间、走廊都宽敞了许多,而身边的同事还是以往熟悉的模样,因此并没有什么陌生感,然而,一不留神,北上的那一段记忆就会在不经意间跃然心上。看着外面淅沥不住的雨,心里总是不由自主的反复冒出那句:谁念西风独自凉......秋的寒凉肃杀透彻心扉。心下念想:这一年北京的初春让人念念不忘,北京的秋,不知是何景象?
曾经穿梭往返的熟悉的街道,居住的小区,耳边呼啸而过的高铁,街角常去买水果的小超市,便民菜场,房山到丰台那一个个曾经烂熟于心如今正渐渐遗忘的站点,一个街区外的永辉超市,中医诊所里浓烈扑鼻的药草香气,冒菜馆,沙县小吃,小个子老板小徐,老刘,小蔡,小李,小曹,小刘,老黄,还有身边走马灯似的来了走了的赵钱孙李......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日子里的一日三餐了。起初,听老刘说大家要轮流做饭时,心里好不情愿!一想到要做几个人的大锅饭,很是纠结,南来的北往的,口味习惯各不相同,真不知如何是好。渐渐的发现,这些顾虑竟都是多余,集体生活里,个人的爱好并不重要,掌勺的大厨决定着那一天所有人的口味。于是我学会了茄子可以和西葫芦一起炒,卷心菜和白萝卜炒在一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发挥你的想象,你便可以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得到点些许的自信。喜欢和小曹搭伴做饭,小曹性情温和,动作麻利,极爱干净。小曹主厨,我负责配合。可以暂时摆脱四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的监控,听歌、八卦、肆意嬉笑怒骂半小时,色鬼老刘被我们一顿刀切爆炒,所有的不快随之烟消云散。小李负责采买,想必她是有她的难处,葱姜蒜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属奢侈品,很长时间才能买一次,而且量不会太多。一旦用完,下一次再能吃到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还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下的一些花椒,缺货的时候就用花椒炝锅,再后来当小曹发现花椒竟然发霉了时,尽管心痛,还是毫不犹豫扔掉了剩下的不多的花椒。无奈之下就地取材,改用八角炝锅,菜出锅,却意外的发现,那天的卷心菜炒出了鱼的味道。为自己超强的适应能力和智慧,我和小曹常常因此乐不可支!每一顿饭倒好似成了我们乏味生活的调味剂。
每天的主食异常单调,早饭面条,允许一人一个鸡蛋。午餐晚餐则是一成不变的馒头和玉米糁。直到老黄出现,我们终于闻到了久违的肉香。老黄,广西人,一口的鸟语。人到中年,不甘现实的平庸,立志要把壮乡的药材打入京城市场,到诊所是为了寻求合作。因为姓黄,我顺理成章的称他:黄药师。老黄和诊所是合作而非打工,并不受工作时间的约束,一段时间他成了做饭的主力。也许是大家都听不懂他的广西话的缘故,他的话不多,诊所里常常只见其影不闻其声,熟悉后私下里就称他:黄老邪。老黄人很随和,由着我叫什么,他都答应。也许是耐不住过于素淡的饮食,时常会自我发挥一下,也因此我们跟着沾了光。但斋饭始终是生活的主旋律,也许是出于本能,花椒八角调味出的快乐总能让人忽略葱姜蒜不足的遗憾。得益于这样清减的饮食,三个月的时间体重轻轻松松减掉了三公斤。
日子就这么缓缓的,将曾经的“寻常”,熬出了耐人寻味的味道。犹如一场剧:每个人都倾情出演了自己的角色,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没有好坏,亦无对错,无论真诚或虚伪,坦荡或诡诈,没有伪装,表演的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时间:2017年春,背景:悦康中医诊所。以此纪念命中注定的那一场江湖上的相遇。一场秋雨一场寒,愿曾经身边的你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