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的人毋庸置疑的都是想获取高收益。如何建立基金组合获取高收益呢?
第一步,资产的组合。也就是投资方向的组合,包括储蓄和投资的比例,以及投资中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基金投资,核心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选择上。这个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到底是激进的投资者还是一个稳健的投资者。
根据比例配置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这个投资比例就是基金投资的核心策略。
第二步,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的配置。大盘股票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小盘股票是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一部分,两者在配置时,都要考虑到。
大盘和小盘基金是相关性比较小的领域,是分散投资很好的对象。虽然,现在很多好的标的都在大盘基金,但市场是轮动的,所以小盘基金是需要在战略上进行考虑的项目。
小盘基金短期波动比大盘基金大,但长期收益会比大盘基金高。对于可以承受高风险的长期投资者,小盘基金是必备之选。
大盘和小盘要有一个合理配置,除非你是一个非常极端激进的投资者,否则小盘的比例不应该大于核心配置的30%;如果你是一个偏稳健的投资人,可以完全放弃中小盘。
第三步,价值和成长的配置。理论上一个组合的核心最好是价值和成长的平衡。
因国内一部分基金的风格很难确定,《解读基金》的作者季凯帆先生,提出把大盘基金中大概区分为偏蓝筹、平衡和远蓝筹三种形式来代替价值型、平衡型和成长型。
我理解,偏蓝筹和远蓝筹基金是根据基金中蓝筹股的占比来确定的。大盘蓝筹股在基金的10大重仓股中占比较高时,应属于偏蓝筹基金;大盘和中小盘基本持平时,应属于平衡基金;大盘蓝筹股占比较小时,应大致属于远蓝筹基金。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比例也会随着市场的调整而变化。在配置基金中应把握分散投资的原则。
巴菲特说过“投资不在于做了几个非凡的决定,而在于少做几个愚蠢的决定”。
从对单个投资的关注到形成投资组合理论,是上个世纪世界投资界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理论。
如果投资者资金量较大,应考虑做投资组合,设计一个适合自己风格的投资组合。
“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建立什么样的投资组合,可以有限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呢?
采用“核心式”的基金组合思想,围绕一个核心来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尤其是拥有3支以上的基金时。
投资组合中的核心实际上是用来保证最终投资目标实现的核心部分。理论上它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可靠的甚至会让咱们感到无聊的部分。
它不会暴涨暴跌,也不会是一个黑马或者新星,它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老黄牛的角色,默默的拉着投资组合稳步前进。
如果可能这个核心应该在你资产总额的70%到80%至少也在50%以上。
最好的核心基金理论上是一个大盘基金而且应该是一个价值和成长平衡型的的基金。这个核心和投资风格有巨大的关系。
如果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而且投资期限也较长,并且也不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投资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个激进的投资组合,比如,偏成长类的投资组合。短期风险大,长期收益也大。
除了核心部分,还有20%~30%甚至更多是非核心部分,在非核心部分,完全可以发挥想象力,去尝试各种基金。比如,你有一个稳健的核心,就可以尝试很高风险的其他基金。
不指望非核心部分是一个稳定的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高波动、高风险,也许是高收益,也可能是高亏损的部分。它是投资组合中最活跃的部分。我们可以把核心部分称为投资的“策略”部分,非核心部分称为“可操作”或者“娱乐”部分。
当按照自己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目标,制定了核心和非核心的比例,或者制定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也就是建立好一个的投资组合开始的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建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比例的再平衡。
比如,制定了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的债券的配置比例是7:3。一年以后,股票涨的快,债券涨得慢,比例变成8:2怎么办?这时候要卖掉股票,买成债券。
如果再过一年遇到熊市,股票大跌,比例变成6:4,这时就要卖掉债券买入股票,使比例回到7:3。这就是再平衡。
再平衡从表面上看,你是卖掉一个上涨快的优良资产,买入一个下跌或者跑得慢的不良资产。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高抛低吸的过程,是一种通过纪律性投资来进行卖高买低的过程,这符合市场轮动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在再平衡保持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也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有人用历史数据做过规算,再平衡的综合收益要远远高于不做再平衡的收益。
一般一年到一年半,才做一次再平衡,而再平衡也仅仅是一个微调过程,只是为了让组合不要偏离自己制定的目标。
“核心式”资产组合和再平衡策略,不仅适用于基金的投资组合上,对股票的投资也可以适用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