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按道理说,本来是不应该出现这篇文章的,杜甫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巨星,他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大文豪韩愈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对杜诗的重视在宋朝就已经注家蜂起,而且在宋代就有关于杜诗注解的汇编,我们常说的“千家注杜”就是宋朝的黄希和黄鹤父子两代人共同完成的,书名是《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集》但其实这个“千家注杜”并不是真的有一千个人注杜诗,这是一个夸张的说话,现代诗学大师,南京大学的莫励锋教授就曾数过这本书所收录的注家,一共是151家。(莫砺锋老师真是太踏实了)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历朝历代都会对杜甫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考证,经过上千年的时间,对杜甫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透彻了。但就杜甫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竟有许多当代学者用未经仔细考证的错误的观点,错误的逻辑论点说明“杜甫是撑死的”!
余甚是愤慨,坐卧不得,特做此文,以示详情。
正文
“杜甫的晚年,有人考订生活非常凄惨。没有房子住,从四川出来,就弄了一条破船上,船就是家。到了耒阳,地方官请他上岸吃饭,居然撑死了。此说虽然近于传奇,但是也有可能。多少天没饭吃,突然间大吃大喝,一下就撑死了。杜甫很长时间挨饿,肚里没有油水,猛地又喝酒又吃肉,吃不消,一下就致命。这冤不冤啊,但仔细想想,虽然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还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有时候苦尽甘来,但不能暴饮暴食。”
这段话载于《名家讲堂· 吴小如讲杜诗》虽然吴老师打着科学道理的幌子论证说杜甫是撑死的,但是这个论点是不正确的撑死是指在发生暴饮暴食后,胃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破裂,因为吃的太多 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一个正常人,想要被撑死,是极难的。
当我们吃的东西超出胃所能容纳的极限时,人体就会调动各项保护机制,排出多余的容量,防止胃被撑破。也就是呕吐。呕吐就是一种有机体保护自己,防止胃破裂的有效手段。所以说要吃到撑死这件事是很有难度的。
当然也有人说了,说杜甫当时的状态并不正常,他已经饿了很多天,史书上记载是大概10天左右,那么十天的饥饿是不是会让人饿到丧失理智,看见食物就疯狂的往上扑,往嘴里硬塞,暴饮暴食呢?
就这个问题,我去询问我一个朋友,她之前做过一个为期14天的辟谷。辟谷是道家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在辟谷期间几乎是不吃东西,而她在这14天内,前七天只是喝一些水,没吃过任何东西。后七天只会喝一些红豆桂圆水,据她的体验是,会在饭点儿有一些反射性饿感,但是过了这个饿劲,就没有那么饿了,生活还是跟平常一样的。
辟谷的修行结束之后并没有特别想吃饭的冲动,就是电视上演的那种饿急眼了,恨不得把脸埋在饭里头那种,恰恰相反的是感觉有点吃不下东西,就是人在很饿的时候其实是吃不下特别多的东西。
杜甫是官宦世家,他自己也说他们家是世代奉儒守官,儒家重视什么?礼呀!吃饭是要有吃饭的样子的。而且杜甫是学过道的,还是跟李白一起,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我们知道,道家是重视养生的,杜甫不可能连最简单的饥不暴食,渴不狂饮的道理都不懂的。更何况杜甫本就不是死在耒阳的。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是扯淡。
而我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观点流传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一些学者,教授之类的,也不知道他们是考证过,还是拿来就用。很多人好像也都愿意相信杜甫就应该是那个“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的悲惨诗人,因为这样才符合杜甫的人设。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到老了更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么悲惨的人,因为吃了别人一顿酒,就把自己撑死了。满足了多少人对人生如戏的戏剧性想象。
但现实是残忍的。关于杜甫之死,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旧唐书》: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櫂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啗牛肉白酒,一夕卒于耒阳。
《新唐书》: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啊,这……看!这就是杜甫是撑死的祸首!平白削去诗圣半年之寿
我们的孟子孟圣人教导我们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两唐书》更是出了名的错误多。我本人特别敬重的一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是专攻唐史的大师,他曾经有过就两唐书的谬误整理论证一番整理成册,后发现工作量之巨大,会对精神造成巨大的伤害。并且影响他在进行中的著作,不得已而弃之。
既然《两唐书》都指明了杜甫是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那是不是说明我的推论是错误的?史书怎么会错?史书当然会错!
其实杜甫是怎么死的这件事基本可以说是千古撕逼的事了
宋朝的时候就很多人作杜甫年谱了,有吕大防,蔡兴宗,黄鹤等数家,到了明朝有朱鹤龄,钱谦益(姑且算他是明朝的吧,其实他是明末清初)等,前面都大差不差,唯独最后一条生死大事,未有定论,都有因为史书上的记载。
其实早在两唐书之前,就有元稹为杜甫作志《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说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来迁杜甫的墓要完成杜甫跟杜夫人合葬的遗愿,路过荆楚,听说元稹十分喜爱杜甫,就去拜访了元稹,希望元稹为杜甫为志。元稹答应了。元稹在文中明确说了“扁舟下荆楚,竟以寓卒,旅殡岳阳”
吕大防说杜甫夏天要回襄阳,死在了岳阳。
这下蔡兴宗不愿意了,说道:杜甫就是死在耒阳的,大醉一夕卒,史书怎么会错。
鲁訔补充到:杜甫的死应该是在衡阳到岳阳之间,死亡时间应该是秋末冬初之间。但是呢衡阳在潭州的上游,跟岳阳并不挨着,而行船呢又必须经过潭州,所以呢具体一点应该是死在潭州到岳阳之间。
反正不管怎么证都得出了:杜甫是不可能死在耒阳的,也不可能是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为什么这么自信。
莫砺锋老师讲的好啊,当你看见一堆材料不知道怎么抉择的时候,看看当事人有没有说法,就是莫老师说的以诗证之。
那关于耒阳的事,杜甫有没有写诗记载呢?答案是当然的,有诗《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好长的诗名)这首诗是杜甫最后一首谢人馈食的诗了。谢谁呢?谢耒阳聂令。
这首诗的存在已经证明了,杜甫不是撑死的,不然怎么还会有这首诗。
诗云: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人家明明吃的是羊肉,怎么就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了?
诗云: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人家又是留宿驿亭,又是游憩山亭的,怎么就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了?
王彦辅在其《麈史》中论述的更为详细,他说杜甫大历三年从夔州下峡,经过荆南,移居公安,大历四年冬末到了岳阳,然后过洞庭,入长沙已经是大历五年的春天了,四月,遇到了臧玠之乱,仓皇跑到衡阳,然后到耒阳,在耒阳邂逅了一个误会,因为怕热,又沿着湘江往下游走,途中又写了首《回棹》,又有诗《登舟将适汉阳》:秋帆催客归。这是已然入秋了。而后又有《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诗。这是杜甫要回老家的的路线,怎么就卒于耒阳的夏天呢?怎么就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了呢?
还有仇兆鳌注: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溯南亲友》中,诗云: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杜甫是大历三年春天到了的湖南,到大历五年秋才是三霜,还有诗《送李衔》诗云: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西康州即同谷县,杜甫乾元二年冬,是住在同谷的,而从乾元二年到大历五年秋,才有十二秋。怎么就是大历五年夏卒于耒阳了?怎么就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了?
那杜甫的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杜甫既不是在夏天死于耒阳,更不是什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而是病死在了岳阳的孤舟上。
这个结果仿佛和上面论证的又不一样,如果杜甫不是夏天死于耒阳,那应该是死在了潭州到岳阳的路上,你怎么就肯定是死在了岳阳呢?
诗以证之,试看杜甫有诗《暮秋将归秦奉留别亲友》,说明这是秋下洞庭,又有诗《过洞庭湖》,诗云:破浪南风正,回樯畏日斜。这首诗说是南风,怕热,又说到回樯,可以证明这首诗是大历五年,由衡州回襄阳的时候过洞庭湖所做。可证,杜甫大历五年秋已入洞庭,也就是到了岳阳了。结合其他史料可证杜甫是死于岳阳的
杜甫耒阳一案,至此告一段落,在我翻阅资料过程当中,耒阳一案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郑处海编纂的《明皇杂录》:
“杜甫后漂寓湘潭间,旅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置牛炙白酒以遗。甫饮过多,一夕而卒。《集》中犹有《赠聂耒阳》诗也。”
而这条资料,以诗证之,非是,又有元稹作志,《唐诗纪事》。而史氏不采,后人覆蹈其误。
而最为可气的是钱注杜诗,就是那个钱谦益,那个嫌水凉的男人,他说《明皇杂录》有于史书合。所以坚持认为史书是对的。
如果说《旧唐书》的编撰属于水平有限,那么由北宋一干大佬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新唐书》在这个问题上仍猜旧说,那就不是水平有限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呢?是出于政治审择?还是出于利益权衡?大概都有吧。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杜甫并不属于官僚体系的人员,包括他自己也说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野老。但是杜甫虽然不是官僚体系的人,但是他写诗啊,批评政事,影射帝皇,忧国忧民。这些在我们看来,这很好啊。
但是,宋朝那些士大夫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宋朝的士大夫就认为杜甫是“高而不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天下大事哪里轮得到你这个布衣指指点点。你这是在鼓励那些不在官场的人来抢我们的饭碗。你忧的是谁的国?忧的是谁的民?
宋朝的文彦博就曾公然说过: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宋朝的官僚体系是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制度虽然首创于隋朝,唐朝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是唐朝的科举制度并算不上多么兴盛,直到宋朝,科举制度才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手段,科举制度也是成为奠定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统治体系。
所以他们是不鼓励像杜甫这样的,想要行政论政,先通过这道门槛再说。入了这道门槛,对吧,“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至此,杜甫耒阳一案告一段落,在查阅一些资料的时候,看到许多的观点,有网上的,有学者的,有大V的。看完其实还是蛮生气的,因为对杜甫之死的说法很多种,不对,他们也不去论证,还有很多为了满足人们的戏剧性,拿来便用,也不管是否如此。
杜甫之死,好像就应该充满这样的戏剧性,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人们好像也更愿意相信这种充满戏剧性的结果,毕竟杜甫一生悲惨,陈郁,落得这么个悲惨的结果,倒也符合他的人设。就像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就应该有一个因为喝高了,要去捞月亮,最后落水淹死的浪漫结局。
感谢阅读
本文到此便结束了,最后我还是愿意督促大家读一读历史的,有一句名言大部分人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
我在整理杜甫之死的话题的之时,起初是生气,然后不解,继续查资料,慢慢的一层一层的剥去装饰历史的外衣,看到历史的真身,那感觉真的是海阔天空。
孔子讲: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些好色的精神的,不一定是好德如好色,可以好的别的如好色。话糙理不糙,毕竟食色,性也。率性之谓道。性是第一生产力。是生命延续的第一冲动。就生命的本能。(我确定我说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不是别的什么,阿喂,你别想歪啊!)
就扯到这里吧,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是历史给杜甫扯的一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