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很多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且轻松。当孩子的某些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或许正是孩子情绪的一种发泄。此时如果教师比较冲动,想急于控制场面,很容易造成问题的升级,矛盾的激化。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如果宽容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沉默一会儿,静思一会儿,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相信这次对金伦言行的宽容所引起的道德濡染,会比“暴风骤雨”似的惩罚来得更深沉,更持久,更有效。
同行观点:
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个性儿童,这种时候,切忌以硬碰硬,还需尝试“以柔克刚”的法子,许多时候,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会更好。
专家引领:
教育是“”用爱唤醒爱了”的过程,但如何去爱却是一门学问。作为老师,不仅需要有爱的善意,更要有爱的能力,爱的智慧。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的意识越来越强,孩子也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构建自我,比如,他们会逐渐重视自己的着装,发式、外貌、打扮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也会重视与父母及同伴的交往技巧。这是孩子成长的信号,也是孩子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正在与外界不断的接触、与自我内心不断的对话中,孩子对“我是谁”“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形成了认识。
案例中李老师“缓一缓”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给学生安排看书的任务既缓解了紧张的气氛,避免针尖对麦芒么情况的出现,也给教师提供了观察孩子的机会。
体会:班级管理需要教师专业的态度、精神以及素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教育专业的高度俯视问题,在面对问题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对学生不耐烦,就不会失去理智,这样,教师失去的架子,赢得的却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