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四十不惑”,我怎么到了自己的“四十”不但没有“不惑”,反而更“惑”了呢?
我很怀疑,是不是因为古人的寿命相较现在要短的多,四十岁其实已经距离生命的终点没多远了,凡事也就没那么多想法,少了些欲望,少了些计较,少了些思考,万事随它去,也就没那么多“惑”了。
可到了今天,站在40岁,往前看看,好像人生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如果说年少时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前走,心无旁骛,那现在则会在每一个分叉路口都要仔细思量一下,毕竟我们的父母不能再为我们遮风避雨了,我们的子女还在往前跑的时候依靠着我们做避风的港湾,我们自己,还处在一个“就算活不好,却也死不了”的尴尬阶段。哪怕没有分叉路口,我们仍然会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看,缅怀下青葱岁月,再向前望望,深吸一口气,继续负重前行。
今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听了一本书,松浦弥太郎的《给40岁的崭新开始》。我其实是带着不太认同的想法去听这本书的,什么叫“崭新开始”?强行划了一个时间节点,不正是因为对自己过去和当下的不认同么?否则何来崭新?
书中提到要“活在当下”,有一个秘诀是“三不说”,不说“我不做这种事”,不说“我不知道”,不说“我现在很满足”。
我从中听出了中年人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不得不伪装的无知和不得不给自己煲的心灵鸡汤。20岁有底气说这三句话,意味着:
“我不知道”——坚持做自己;
“我不知道”——承认自己的无知并虚心好学;
“我现在很满足”——对生活当下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幸福感,且力求上进。
可到了40岁这里,怎么就不能说了?
因为“我不做”,就会发现身后有排着队的年轻人,有时间、有才能在等着做你不做的事情;
因为“我不知道”,就会被人发现,比年轻人多了十几年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已经给不到你太多的加分项,年轻人不知道的,你也不知道,那多活了的十几年,给你带来了啥?
因为“我现在很满足”,就只说明自己已经认命了,不再上进了。好像对着老板说,我也不指望升职加薪了;好像对家人说,别再指望我成为成功人士,给你们一个“幸福”的物质生活了;好像对着自己说,差不多就行了,你也就那么点能力,还那么拼真没必要了。
可现实就是,作为一个应该“不惑”年龄的我,确实还是有太多我不想做的事情,我不知道的事情,和对现状不能满足但也无法改变的事情。
但这个年龄,也确实没有底气去承认这些事情,这才是我最迷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