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爱情之下的政治比喻
作为古典叙事的模板式范例,这部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凭借流畅完整的叙事,流畅而效率极高剪辑和老道而细腻表演,成为好莱坞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影片之一,并一举获得了第16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爱而不得”是爱情片的永恒主题,也是《卡萨布兰卡》这部影片最显而易见的叙事主体。里克与伊莎作为“爱而不得”的双方,其人物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饰演里克的鲍嘉作为白人男性,是彼时好莱坞影片男主角选择的主要对象。里克神秘而无情,在战争中的态度也是极端的中立。当然,好莱坞是不会允许自己影片的主人公中出现一个真正冷血的角色,这一点在瑞克对尤佳迪态度的转变中也可略知一二,而这一点同样有着解释里克的立场或者说美国的立场的意味。而英格丽·褒曼在此片中的形象也多是被安排的,被男性主导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影片回溯到巴黎,两位主角坠入爱河的时间,伊莎当时的形象还相当的独立——得知丈夫已死的消息后勇敢的追求爱情(与里克的),在又得知丈夫归来后选择留在拉斯路身边。正因为有了伊莎人格的局部独立,这段纠缠在三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才令人动容。
作为战争题材的爱情片,《卡萨布兰卡》中的爱情只是意识形态与美国大众心理的载体,而“卡萨布兰卡”则可以看成是通向自由与平等的美国梦的象征。在经典好莱坞的帮衬下,影片中的“卡萨布兰卡”已经脱离了它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就在此前的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彻底把美国推向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美国损失惨重,美国国内的反法西斯情绪也集蓄到了顶峰,而此时出现的《卡萨布兰卡》部分顺应了民众的对法西斯德国的仇恨,以及对法西斯统治区的苦难人民的同情心理。不仅如此,刚刚对德意宣战的美国政府也急需电影等大众媒体的舆论支持。因此,即便影片的情节可以被概括为爱人的悲剧性重逢,其通过布景和叙事所展示的政治倾向性仍然是这部影片得以被讨论至今的关键。
这部影片拍摄于美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初期,影片中里克通过种种事件得到的人物弧光同时也代表着美国在那段时间里历经国内外势力的各种影响与干涉所得到的政治立场。作为影片的主要场景,里克的酒馆仿佛也是某种对于自由和平的美国的比喻。也正因如此,创作者才要安排萨姆这样一个辅助性角色来演奏象征自由的爵士乐,使里克的咖啡馆仿佛一个并不十分纯洁但仍充满魅力的世外桃源。
首先,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几乎是对鲍嘉扮演的男主人公瑞克性格的全方位展现和一种群像的大体描述。人头攒动的机场,期盼的眼神望向飞往美国的飞机,机翼略过Rick’s的招牌。然后自由的爵士钢琴把我们领进里克的咖啡馆,这里是自由的轻松的。完全不同的画面情绪对比更体现咖啡馆的符号化意味:在法西斯的阴影笼罩世界时,美国仍然是自由平等的净土。影片中的法属卡萨布兰卡可以看做是当时世界被法西斯势力威胁的地区的缩影——原有的秩序被打乱,所有人都被笼罩在一种恐慌与不安之中,都想逃离,逃离的愿望却很难达成。 当然,好莱坞是不会允许自己影片的主人公中出现一个真正冷血的角色,这一点在瑞克对尤佳迪态度的转变中也可略知一二,而这一点同样有着解释里克的立场或者说美国的立场的意味。
接下来便是另外两位关键性人物的出场了,拉斯路与里克的旧日恋人伊莎,不得不说饰演伊莎的褒曼将对两位绅士,尤其是对里克的爱与纠结表现得非常到位。拉斯路是来自捷克的反法西斯地下组织领袖,多年的冒险经历也使他成为了一个传奇。而伊莎则是一个法国女孩,他们为了躲避德国政府的捉拿来到了卡萨布兰卡,希望借此逃往象征自由的美洲(在这里犹指美国)。在此,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人物视为一些符号,如前文所说,如果把里克看成是美国在这部影片中的具象化代表,则拉斯路和伊莎则可以看做是欧洲的代表,而里克在影片中对于拉斯路和伊尔莎的帮助则可以解读出更丰富的含义。
这部影片最初改编自同时期的舞台剧《人人都爱去里克的咖啡馆》,影片的主要情节也都发生在咖啡馆这个较小的室内空间内,但是经过演员对表演方法的改编,以及在其中穿插诸如那个保加利亚夫妇一样的次要人物的命运等镜头叙事,使这部《卡萨布兰卡》并没有显出过多的由话剧改编电影的弊病。相反,影片中诸如《马赛曲》战胜纳粹歌曲的高光时刻,创作者也很明智的使用正反打的镜头切换来引导观众情绪走向高潮。
本篇文章是对于《卡萨布兰卡》中的形象与形象背后的含义的解读,而想要真正理解这部影片,还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从多角度来分析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