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 小记
上午听了李博士关于课题的分享收获颇丰。也不得不敬佩像李博士这样的学者。李博士讲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轮子”:阅读、写作、教学、科研。这四个轮子与我们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师者,除了教学,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读书,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提倡的“以读书形成校风”,每个月大家也在共读一本书。除了共读的书以外,我自己也会去看一些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书籍,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时侯也会读自己感兴趣的杂书。区别于李博士的是,很多书我都是泛泛的读,没有去深入查阅资料、典籍,没有去做批注和反思,更不会去研究书中的某些问题。这样想来,很多书我大概也都是囫囵吞枣,还是得返工在细读才能有深的认识。
李博士的课让我又燃起了学习的兴趣,他的分享生动、有趣、轻松、诙谐。在茶歇时间不由的跟老师们调侃: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给我来一打都不嫌多。也通过老师的分享,也不由的反思自己平时上课时的一些话语和一些活动环节,孩子真的是感兴趣呢,还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得分数才参与的。
其实在最开始听到李博士讲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时,我也是恍然大悟,重点和难点的区分还是知道的,但是要做到活动设置与重难点统一就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和清晰。我就会发现,有的你认为清楚明了的事情其实都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上午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发现自身差距、自我缺点的镜子。说容易,做很难。能做到,但做到持之以恒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敬佩李博士数十年的坚持,坚持每天阅读,坚持每天写作。坚持这个品质是我缺乏的,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我也想自己能长长久久做一件事情,来去看看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比如:参与百日行动派、线上阅读打卡、每日口语练习,虽然都还在断断续续的做,但是却没有哪个是每一天都坚持做下去的。之前知道习惯是21天养成的,却不知道习惯的养成也是要通过研究,实践,进一步论证的。正是这种无知才使我被21天习惯养成的说法绊倒。
还有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写出来的才是存在”。虽然日常的工作比较繁杂琐碎,但是不能停止思考。有想法的时候即使纪录成文字才能让你的思想灵动起来。回想起来最近有两次我都是脑海中突然对一件事、一个问题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可是当时我在做其他事情没有记录下来,等再想去记录,时候脑子里的思路早已支离破碎,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写就是存在,写就是拥有,写就是价值。
下午参加了京津冀鲁豫自然拼读与绘本阅读教学观摩研讨课,再次刷新了我对自然拼读的认知。结合自己的课堂,我觉得目前我对于拼读教学的格局有些小。可能是没有成体系的教学资料以及相应的检测评价,所以在自然拼读方面我的拼读局限于词和短句。通过,我也不由的思考:长时间的拼读模仿对于低段孩子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拼读课的形式上有没有更有意思的方式?
下午的课堂我的最大收获是:英语素养的形成一定是基于阅读之上的。好的语音语调离不开阅读,好的语感也离不开阅读。在整体语言观的大环境下,英语阅读应该和语文的阅读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