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温倪君
古语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感觉自己满腹经纶却郁郁不得志,为什么那个学历比你低的人却比你更成功?因为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企业中不少人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埋怨老板没发现自己的才能等等,那么到底所谓的才能是什么,所谓的能力是否可以度量呢,今天大家看了文章也不一定都能弄明白,但是却可以对个人知识和能力有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最早是前几年读过,当时读完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对于知识的整理和看法,做的较为完善。我也不打算把书中的内容都很全面的放进来,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觉得还比较有用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首先要说为什么看这本书,关于知识,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记得昨天看到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花费很多时间四处寻找后却没有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自己知道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看到互联网上的免费文件赶立刻下载,但下载后却很少去看!
现在,所谓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不会发挥知识的价值、不会发现新知识、不会学习新知识,也不去创造知识。对于主要靠知识谋生的知识工作者而言,你的知识管理过程是否运转自如,是个人发展和个人竞争力能否持续提升的关键。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知识焦虑时代,有知识才有安全感,这几年,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大多有一定社会地位,并且不少都年过六旬了还在努力的学习新知识,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所谓的才能和能力,我想更多是通过长期积累和长期学习并进行长期的表达锻炼之后的一种本能反应。这正如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武学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
未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大部分人寿命应该都可以轻松的过百,这样我们对中年人的定义可能会变成50-60岁,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的时间也会大大被拉长。我们需要为将来漫长的职业生涯储备大量的燃料,为了持续提高我们的安全感,持续的学习并管理好我们的知识格外重要,这份技能的掌握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可以让我们用很多年。
全篇的知识管理理念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给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在团队管理和团队知识库建设过程中,我参考书中知识,总结出了这张图(如下),建设知识库,并按照业务项目,能力模型及专业技能建立了团队的知识管理框架。
,
再分享一些本书的容易上手的干货
1.文件分类方法参考:
某互联网公司技术经理,其文件第一层主要分为:个人、工作、学习、工具,在工作文件夹下面根据工作类型分为项目、日常、管理。因为该技术经理的主要工作是围绕项目展开,所以项目下面再根据项目名称进行分类;除项目工作外,还有日常性的工作,例如服务器维护、内容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管理是该技术经理在公司的另一个角色,涵盖了制度、流程、考核等内容。当然在个人、学习、工具文件夹下面都有相应的再分类
2.文件命名方法分享:
公司文档命名规则:公司简称—纬度—文档名—日期—版本号,如:JACK—咨询—质量控制—20090318—1.5
公司项目命名规则:年—项目号—客户名—项目名—日期—版本号,如:2017—006—JACK—美世人力资源—20170416—1.0
与公司文件命名相比,在个人文件的命名上,可以更简单一些,标题-日期-时间-版本-文件扩展名,如:XX股份XXX管理部年度总结报告-20171228v1.0.pptx
3. 知识检索的窍门:
a.搜索引擎搜索特定文件:例如搜索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pdf文件,你的关键词可以这样写“个人知识管理filetype:pdf”,即可以搜索到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pdf文件
b.搜索某个特定网站的内容:site:qq.com; 即是搜索qq.com这个域名网站下的所有内容
看完这本书,其实我收获最大的主要是两块:
首先,我比以前更加注重知识的保存整理了,现在基本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停下来整理我的知识和笔记,并适当的删减掉一直没使用的知识,并对重点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
其实,对于知识检索,更加系统化和高效了,关于知识检索的一些更全面的教程后续有是我会再写文章进行讲述。
读完本书之后,我们要有目的的学习知识,用心的保存知识保证要用的时候能够找到,定期的共享知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不断的使用知识让知识带来价值,不断创新知识保证团队及组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最后谨记,“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应该是本书最为重要的观念了,一定要时刻牢记,让自己形成习惯,有意识的定期管理知识!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温倪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