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社会需要规则,更需要执行规则,礼就是道德层面的规则,法律法规其次。如果说依法办事是基本要求,是国家层面的诚信,那么严于律己则是个人诚信的根本,进而有自身修为的提高,到克己复礼而归仁,这才是社会和谐的大美!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一个社会要以失信悖礼而为耻,那么人们于道德上就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有了人格和国格。如果人人视规则为儿戏,践踏道德,剑走偏锋,需要以隐忍来面对严重的不公,甚至以德报怨来争取各自该有的权利和更多的利益,这是社会的悲哀!
最近流传的沸沸扬扬的老虎吃人事件就是典型规则思维缺失的案例,老虎吃人不受道德约束,是它的天性,我们不能骂它缺德和没人性,而是我们要反思,我们是否太任性!
于国家而言,礼义廉耻被称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对于个人,“人之生也直,枉者幸而免”,坚持正道是取法于天地,得自然之道,悖者虽侥幸一时,却难免其咎。
礼,是道德的约束,是人们自觉的自我认知,而不能沦为一个工具,去掩饰某些丑陋的目的。
有了传销,就有了传统行业;有了保健品,就有了食品安全;有了银行,就有了非法集资……闪烁其词的背后是很深的套路,谁能以正视听?
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说的就是这社会乱象!
他还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就是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像现在的那些“民间高手”和“专家”,他们都在扇阴风点鬼火,感觉在乐善好施,在布道,其实他们是在挖坑!埋葬掉自我人格和信仰的自信,消极而颓废!这是有害的,是愚蠢之至的。
人之初,心本善。这样的逻辑是对人性的光辉的肯定,是儒家思想的智慧,是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所以孔子西周问礼时,老子的一番话并非反对孔子推行礼法,而是对孔子的忠告和肯定,作为大师,他也绝对明白了老子的良苦用心,所以他也很仰视这位先圣,是英雄惜英雄啊。
后来孔子对子夏说,要宁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君子居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取此去彼。
何为君子儒呢?一是小器,对有些事情放不下,用情太深而纠结不清。二是没有原则和主见,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一个人的学问不是说知道多少东西,就算知道全世界,他至多是一本百科全书,那又如何?一个人的学问要表现在有立场,有爱憎,有主张,有担当,不为世俗所屈服,不迎合他人。乡愿就是老好人,没有是非观,这样的人修行再好也不足称道!
为人处事,修身立业,利己利人,也要有家国情怀,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