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读书上“课”,却很少反思这些“课”。直到毕业多年,远离“课”业后,再回首,再重新咀嚼。“课”之一字,居然在心中有了奶牛反刍一般的体验,这是一不小心怀孕了,要产出牛奶的节奏啊~~~表打我,蛋疼~
话要从2013年说起,俺从一个混迹行业多年的资深编辑滴角度,搞起了专业设计师培训,一不小心还做出影响力了,各位老师能理解一个教育小白内心的慌张不???就是那种越做越心虚的感脚~~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滴做了5年,有些运营经验了,就想补补教育专业“课”,注意,“课”来了~~这就说到了2017年。
选“课”
基于想从教育的门外汉登堂入室的本能,我积极寻找能教人开发“课程”的“课”。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TTT课程,也就是培训“培训师”的课程。这段有点绕,我故意的,吼吼~~~老实说,看了课程大纲和宣传资料,有些失望,都是“证书”这玩意儿害的,简直就是个考证班,无趣!
经过一些朋友推荐,后来报了格诺威“7D精品课程开发”,也没抱多大希望,就是想去体验体验。大概在2017年夏秋之交,也就是去年。讲课的是段烨老师,居然感脚还不错,也许是我没比较没鉴别才这么说的,不过心理学里的“首因效应”还是起了作用,当场还让我对另一门“化书成课”感了兴趣。
化“课”
这是最近发生的了,2018年8月4-5号。因为有了一次“课程开发”的学习经验,化书成课的教学方式能让我迅速进入状态。比如“分组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起组名”“学员相互介绍”等一系列套路。但还是有比第一次上课感触更多的体验点,比如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转变:内容变问题,答案变共识,讲授变研讨,这次感受更明显了,这些教学思想已经融化到本次授课老师袁茹锦的血液里,她无时无刻不在以身作则滴去实践它、修炼它。
ps:假如教学思想有多种流派,那建构主义就有点像“全真教”,它既与“少林”“武当”相区别,还隐隐有玄门正宗之意,剩下的就是你天赋与修炼之功了。
接着说化书成课的课程体验。跟传统的教法不同,我们有很多“结论”貌似都是自己从案例或者讨论中得来的,这都是课程的“设计”,你理解的没错,就是设了个计,埋了个伏。虽然在段烨老师的“7D课程开发”已经有所体验,但也许是初次接触的原因,体验没第二次的深。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观点之一,让学员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师直接PPT传授。
成“课”
我们知道,一门课程的开发很不简单,我也没打“两天就学会开发一门课”的不切实际滴如意算盘。上课之前,我就隐隐觉得“化书”是“成课”的短链接,原因有二。一方面,一本好书,本就是作者多年思想结晶,作者已经在写书过程中理论化、结构化、系统化,并有一定的方法论去验证,这为成“课”解决了很多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的伟大文明,数千年来一直是以书籍作为基本载体承载的,能“化”书,岂不是可以直接链接伟大。
两天课程下来,还是收获了不同。比如“化书”,还是以主题阅读为基础的,而不是“把一本书化妆成课程PPT”,再如,通过两天的学习,每位学员是要上台“讲课”的,这无形中给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重新咀嚼所带之书,并慢慢梳理要化之“课”。这就是以练促学,以行促知的有效手段。虽离真正的“成课”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在课堂上已经真切滴体验了一回过程。
说“课”
除了化书成课的两天培训课程,我们四位小伙伴又挑战了自己一回,通过相互鼓励,再次踏上化书成课研习社主办的“磨课沙龙”。不得不说,这其实还是个大“坑”,需要勇敢者去跳。这是被截止时间(8月9号)和成“课”倒逼的加强版修炼。磨课沙龙有两部分,一是“说课”,二是“试讲”。说课是对自己课程大纲、授课方式的全貌解析,很是锻炼宏观课程设计能力呢~~~
说了这么多,最大的收获还是体验。作为一个平常只会“灌输”的演讲者,我得体验现场反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学习活动”来“点燃”学员,坚决让自己从一个PPT演讲者转变为“教育者”“培训师”。个人感觉这条路还很长,其修远兮~~~好在吾将刻意练习以求索!
……
本故事接近尾声了,呼应一下我开篇提到的反思。
听课、讲课,学员、讲师,教、学……这些成对的概念,被“课”这一知识载体所连接,通过大脑的“认知神经网络”转化,并产生化学反应,构成我们人类今天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课”是其中的核心产品。我们有理由,也必须认真反思、反刍和回应“课”滴设计与开发,才能稳步奔向未来。说得有点大了,飘起来了,表打我,还是蛋疼~~~
本故事名为“课”书,一方面突出“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仿效“路书”的逻辑,就当我走过一遭留下的足迹,为再走的童鞋提供路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