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不仅仅在中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贫困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疥癣之疾”,它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联合国2015年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的、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把消除饥饿与贫困作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议题之一。在国内,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践层面,脱贫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即使在贫困标准提高的情况下,我国贫困人口仍然大幅度减少,成为联合国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现在,按照2014年的统计,还有7000万人仍然有待脱贫。尽管人数显著下降,但这些贫困人口却是脱贫难度最大的一个群体,它使我国的减贫进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阶段。所以说这段路还要走很长时间。以下是我对精准扶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精准扶贫应该实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针对目前农村的全面脱贫和小康社会建设,国家采取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从中央到地方在农村中打一场针对贫困的歼灭战,而且在实践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然而,消除农村的贫困,对于农村建设和中国发展来说,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来说,既要考虑短期的脱贫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谋划长远,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在一个区域中,即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贫困人口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过程中,要考虑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打破贫困因果链条的关键。
在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中,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都很差,这几乎无一例外。一些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水平和条件较差,抵御旱、涝、雹、霜、风、雪和虫害、疫情等能力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精准扶贫增大了压力。譬如,由于乡村道路级别低,造成许多地方优质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耗过大,降低了产品品质,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当一个区域已经有了良好的农业产业规模,且这个产业已经成为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后,道路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就异常重要。由于农业产业的分散性,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可以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存储、物流等串联起来,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实现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支撑区域经济长期发展,进而提高整体的收入水平。尽管因基础设施改善而获益的人群中,其收入增加有多有少,仍然有低收入人群(属于发展中的“相对贫困”),但因“水涨船高”,整体收入水平提高了,“贫困线”下的人口自然也就减少了。
以市场经济的法则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中国的经济被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它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也要以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思维来推进精准扶贫,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其实,在整体的市场经济中,产业的形成和获得发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尽管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已经讨论了许多年,但如何结合却是一个实践难题。在精准扶贫中,必须是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思维来促进项目的实施,在实践中探索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方法。
当然,对于那些失能人群即需要“社会兜底”的一批人,政府应该义无反顾地帮扶他们,保障其基本生活必需品,使其能够体面地生活,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无需多言。
精准扶贫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绿色”“循环”“低碳”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题词。在过去的发展中,尽管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但我们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就是说还是走了过去的老路。现在,我们要实施精准扶贫,要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获得发展,就一定不能把发达地区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得发展的道路在这里作为经验加以复制,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当前,在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各地都创造性地探索出许多脱贫模式,都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许多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但是,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生态效益的正外部性,这些贫困地区为下游地区和相邻区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应该探索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把良好生态作为一种产品(商品)置于市场进行交换。
在精准扶贫中必须深挖贫困的社会根源
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人们之所以贫困是由于缺少获得正常生活条件的权利。因此,贫困不完全是价格问题,也不完全是政策问题,而是人的权利问题。贫困不仅是经济收入低下,更是获得收入能力和机会的丧失。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中,尽管从各个部门、各个角度实施扶贫如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等,几乎囊括了农村的所有领域,也具体分析了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婚等致贫原因并进行了针对性地应对且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贫困问题的产生非常复杂,还有非常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需要认真地探析和深挖。
在农村中存在着所谓“贫困文化”,这就是一些贫困户存在“扶贫依赖症”,他们没有任何自我脱贫的主动性,“等、靠、要”等惰性思想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观念中,认为政府扶贫就是“送钱送物”,因而就坐等着政府的直接给予和“兜底儿”——“我是贫困户我怕谁”。甚至按照现行标准下不应成为贫困户的农户也都希望自己是贫困户,都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帮扶。
此外,在扶贫中贫困户往往是弱势群体,他们在农村中“不是有本事的人”,因而常常导致所谓“精英捕获”(elite capture),它是指本应该惠及大众的资源被少数群体(常常是政治或经济上有权力的集团)占有,从而导致在政治和经济上权力较弱的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
凡此种种,都说明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不仅仅是“贫”(经济)的问题,还是“困”(社会)的问题。诚如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所说的,贫困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为很低的收入水平,而低收入状态则是多种因素恶性循环造成的结果。贫穷的生活让人的素质得不到发展,人的发展受限又导致能力受限,而有限的能力无法让人获得更高的收入。
由此看来,在探究贫困的经济根源的同时必须找到贫困的社会根源,只有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等加以统筹解决问题,才能最后拔掉“穷根”,最终实现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人民网《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