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求是从所给的系列关键词里,选择2-3个,向外国留学青年介绍当今中国情况。
首先,命题形式新颖,打破了长期以来一贯性的以思辨形式为主的格局。侧重了知识与能力运用。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第二,命题形式进一步自由,开放,面向现实,直面生活。可以说,将考生的知识面与认知层面完美地结合起来。既照顾了知识的链接,又继承了传统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延续。高考作文对考生知识面的侧重考查,这是创举。
倘若考生只有单一的知识,彼此间无法连接,写作的思维能力就无法显示。这里面涉及考生的独立自主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程度上杜绝了作文猜题,押题的弊端。从这点上看,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可以说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登堂入室了。作为语文老师,我感到非常欣慰。
第三,全国1卷,参考的地域广阔,上至河北,下至广东,考生对考题里的关键词选择的空间需求因地域限制而要求很高,这里,所有的关键词基本上满足了他们不同地区的要求。再说,高考考生,不同于高一高二低年级学生,视野要更开阔。试题给了我们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甚至能让部分考生达到高屋建瓴的层次去审视国家,社会和世界的大课题。这些可能与我们的这个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可见,躲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节奏了。
这里尤其要说的,可能有人要拿“我是寒门学子”说事了:我连一部手机都没有,你让我怎知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东西。同志哥,这种“懒汉思维”已经没有市场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是再也不会把同情的双手伸向这些懒人了。这些学生必然是少数和异类,高考本就是向前看,积极用世者的天堂和乐园,所以,我们不要在这些无聊的事上纠缠不休了。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这份作文材料给了我们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提供的信息恐怕不止这些,让学生完全跳出书本外,又必须得首先立足于课本。我认为这大概就是本次作文试题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之一吧。
由此可见,本次作文更侧重的恐怕不只是以往一贯的思辨要求了,还得加上考生对生活的理解,价值观的定位,政治视角等平常容易忽略的东西。我看本次作文看似好写,实则有着相当的难度要求,也就是对我们平常的学生来说,相当难写!
不过,倘若从眼下高考阅卷的角度来观察一下,这种作文审题要求有点高有点难,但学生的作文一般会集中一处,很难有太清晰的区分度,这就给大量的中等水平的考场作文带来判分的难度,那么,你想其结果,只能是赋分不敢过高也不能过低,给个四平八稳的分数得了。所以,中等程度的作文不会吃亏的。
以上是本人在刚刚得知相关的写作材料之下的一种出自本能的反应,不妥之处以及更多的讯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材料明朗化更正与更新。
2017年6月7日高考日严桥中学
附2017全国卷1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