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是朝着目标奋斗前行;停,是静下来思考方向。就像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走与停相辅相成。一味的走,容易迷失方向;一味的停,容易停滞不前。在人生路上,要会走也要会停。
不懂得停,总会迷失方向。沉浸在文学中的赵佶,将文学作为了自己的追求,一直坚持走在文学这条路上,但却没有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作为一国之君的自己到底该走哪条路,最终导致了灭国。而反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道路没有按照苏维埃政府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也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不断停下脚步摸索方向,最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路是走出来的,但却没有人能保证这条路是对的,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这条路是否正确,这条路是否应该继续走下去。停,让我们能够审视脚下的路,能够让我们审视自己。
迈不开步子,就无法实现自我。当长平之战后赵括面对着败局的时候,他肯定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无人能及,却一战就败。赵括确实读了很多兵书,甚至熟知各个大将的兵法战术,但他只停留在知道这方面,却始终没有实战过,结果到了战场只会死搬兵法,最终导致了兵败身亡。站在原地,只是去想,却没有迈开步子,就无法知道自己所想是否正确,更无法达到自己所想的终点。从起点开始,有一万种可能,但是不踏出第一步,想就只是空想,没有任何意义。走,不仅仅是开始,也是让所有的停变得有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会走也要会停。“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前进才能拥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作为教师,停下来反思、审视自己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走,是教师要不忘初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坚持到底。停,是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好,能让学生变得更好。
人生,需要有大步往前走的勇气,也需要有停下思考的智慧。走与停,看似相对的两面却缺一不可,在走的过程中学会停,让我们能更好的认清方向;在停之后迈开步子,让我们能实现自我。我们都要学会走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