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
夜半好似听到一阵雷声。
凌晨被窗外人声吵醒,听到滴答滴答,窗口凝望,雨淅淅沥沥。想起昨晚问一水果摊上的大爷,明天会不会下雨,大爷说难说啊,大理这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动不动就哭一阵鼻子。我呵呵一笑,这好的月色,怎么可能会下雨?
再次醒来,窗口探望,还好雨停了,心情顿时明朗起来,也没了睡意,简单洗漱出。
雨后的早晨,太阳照常升起,空气更加清新,远山青翠,蓝天白云。街角的几家早餐店已热气腾腾,围拢着一圈过早的人,我无意凑热闹,往古城走去。
古城门口,小贩已开始兜售自拍杆,发辫和围巾,买一个花环,和五朵金花来个约会。仰望高高的大理古城门,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在此处驻足,忆古思今。
古城早晨,环卫工人在清洗青石板道;一对约摸七十岁的爷爷奶奶摆着小吃摊,油锅里的特色小吃云南十八怪的牛奶做成片片卖,五块一片,涂上玫瑰蜜,稍觉油腻,但酸甜可口。
八点钟,左右两侧的各色店铺次第开门,一天的就这样在悠闲中开始,随着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古城漫步,你很容易就会被感染,所谓的漫不经心,就是你的脚步不再匆忙, 放下焦虑,东张西望。
路过“三生有信”的铺子,牌匾上刻着:你与世界的距离/只差一场旅行。
其实,你与大理的距离,也只差一场旅行!
喜洲古镇和海舌公园
早上九点,我们出发前往221省道边的喜洲古镇,从古城出发半小时路程,停好车后,随意选了一条小道就进了古镇,我总觉得中国古镇的模式基本都是:小桥流水人家,戏台蜡染粑粑,千篇一律就成了特色,对我无任何的吸引力。但本着既来之,则安之,还是走街串巷的到此一游。
10:30一条巷道走到了头,打听去海舌公园的路线,都说有八公里的行程,本准备步行的我们只好从古镇搭乘三轮车前往。
海舌公园坐落在洱海西岸喜洲镇金河村,据介绍因苍山的万花溪在这里入海,加上洱海海水缓流和挤压的作用,形成了这块三面临水的长形沙洲,地方史籍记称“青莎洲”。沙洲长3里,由宽至窄深人洱海,状如“舌头”,故名“海舌”。
走进公园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郁郁葱葱的竹林,阳光透过竹林缝隙洒在路上和竹叶上,映出片片金黄。
经过竹林,看到一间破败的咖啡馆,曾经的面朝大海,谈笑风声的场面,如今因政府对洱海的环境保护措施而淹没在一片杂草中,其实这样挺好,让自然回归自然!
沿着杉树林里的一条小道靠近洱海岸边,沿岸柳树成荫,杂草齐整,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漫步在这样的洱海边你会觉得所有的赞美都苍白无力,任凭你怎么拍都感觉没拍到你和她最美的容颜。
一路走走停停,海舌公园十分钟的行程我们愣是耗费了一个半小时,再坐三轮车回喜洲停车场,车夫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白族小伙,能言善辩,一路和我们畅聊着喜洲的“四大家族”:严,董、杨、尹。他说董家大部分解放前外走美国,他的祖上是董族的一个分支,因吸食大烟家道中落,祖业都抵押或是变卖了,到他这辈子孙就只有一处私宅和几亩薄田……
后悔没有好好去了解喜洲的历史和四大家族,网上介绍远在清代,世代居住喜洲又善于经商的白族人家便沿着茶马古道走出了国门,远足他乡,以一种特殊的马帮文化走出了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并成就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喜洲“四大家族”。
还介绍喜洲古镇上的董家大院在喜洲也是别树一帜,它吸收了中外先进的建筑技术,精雕细刻的门窗,外加美人柜的玻璃,建筑材料方面引进了钢筋、水泥。尤其在建筑技术上,把白族民居推向了富有时代感的新高潮,使白族民居成为中西结合的精品。
……
很多时候,很多有名的古镇因为商业运营模式让我们忽略了古镇的历史和价值,让人感觉是徒有虚名,就像我以为喜洲古镇就是千篇一律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再现一样。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喜欢一个故事,才会爱上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