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和思想的行为。
喜欢读书大多都遇到过以下三个问题:
怎么提高阅读速度?
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怎么做读书笔记?
这些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不过,最近几年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有一点点心得,今天与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阅读速度慢?
逐字阅读是低效阅读的症结所在。
逐字阅读不仅会影响整体速度,还阻碍理解和掌握,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科学研究指出,人类的思维速度至少能达到600字/分钟,但一般人的语速却只有150字/分钟左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听讲座或是听报告时才会经常走神儿。相比之下,小时候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套,与其说是阅读方法,还不如说是最有效的催眠术。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人的眼球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处于跳动状态。在阅读时,眼球跳动的次数与每行的字数大致相符。如果你的眼球跳动次数少于一行的字数,那就恭喜你,你的阅读能力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
研究显示,阅读高手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眼球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一分钟能读800字的人阅读每行文字自需要对焦2~3次。也就是说,阅读高手都是按照语意单元来阅读文章的。阅读高手甚至能够做到“一目十行”,摆脱原文表达顺序的限制,同时阅读上下几行内容。
二、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1、辅助阅读法
你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只要有人向你招手,不管周围的人群多么密集,你都会不自觉地转过头去,很快锁定目标,但寻找一个静止的物体则往往困难得多。
临床试验表明,眼球寻找下一行的第一个字所花费的时间,占阅读总时间的1/3。也就是说,我们每阅读3个小时,就浪费了整整1个小时来换行。
使用辅助工具帮助阅读,可以逐步引导我们的眼睛,锻炼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眼球运动的能力。
我们可以使用一根笔、一根手指等方式来作为辅助阅读工具。这样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
2、不做复读机
我们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在心里默念,也即是“默读”或“心读”。这就是影响阅读能力的罪魁祸首。
1)阅读高手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他们的大脑无需经过从视觉到听觉的转化就能直接理解文章的内容。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张桌子的时候马上就知道那是一张桌子,没有人需要在心里对自己说:“看啊!那是一张桌子!”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延伸到阅读上,让我们的大脑逐渐摆脱对听觉渠道的依赖,只通过视觉渠道来获取并处理文字信息。
阅读高手都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他们只有在看到重点词时,才会默念一下。这就相当于启动另一个感官,再次向大脑输入一遍信息,起到强调的作用。
2)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默读的影响,让听觉乖乖地给视觉让路呢?
做“视觉阅读”训练。
“视觉阅读”就是要强化视觉这个感官渠道,增强视觉感官在阅读中的分量。因此,我们要把阅读速度可以调整得远远超过语速,让自己不得不“闭嘴”,让“隐形的耳塞”发挥作用。
随着阅读每行文字的时间被迫减少了许多,你的眼睛就不得不适应更少的跳跃次数。因此,你每次定焦所读入的字数相应增多了,你的视野就变得更宽广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这些能力就会不断强化,逐渐成为潜意识操作能力。
三、读过记不住怎么办?
1、养成复述的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时不时暂停一下,复述刚刚读过的内容。起初可以在读完每一章的时候,闭上眼睛,回想这一章的内容,如果没记住,可以迅速再浏览一遍,这一次浏览过程中,可以着重看没记住的部分。浏览过后,可以再复述一遍,相信初读者如此反复阅读2-3次,应该会记住一章的内容。
当复述渐渐成为一种阅读习惯的时候,相信你每阅读完一章,就会大致记得本章的内容。这时候,你可以尝试着阅读更长的章节再复述。
当然,每读完一本书后,最好也合上书复述一下本书的内容。如此一来,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你短时间内是不会忘记的。
2、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呢?
写读书笔记,不仅能加深对阅读作品的理解,还会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甚至碰撞出更多火花。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期阅读一部作品,其理解和感受也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记录心路历程的方式,能清晰地从中看到你思维的发展轨迹。
对于学生,以及正在学习写作的人而言,写读书笔记不仅仅是重要的文学与思想的积累,也是迅速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捷径。
3、养成反复阅读的习惯
反复阅读,并非只为了让读者记住一本书,实际上这是一种享受的阅读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书,才是好书。
我是个热爱阅读的人,无论多忙,每天睡前我都会读书。但我读书的数量并不是很大,因为我总是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我读过四遍;《人性的枷锁》读过两遍;《月亮和六便士》读过两遍;《挪威的森林》读过两遍;《曾国藩》读过四遍。可惜,当年阅读《曾国藩》的时候,没有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并且没有做任何读书笔记,虽然读了四遍之多,七年过去了,却几乎忘干净了。由此可见,正确的读书方法多么重要!
四、怎么做读书笔记?
首先,要养成拿着笔读书的习惯。
我通常习惯于在泛读时使用铅笔,精读时换成带颜色的笔,反复阅读时换成另一种颜色的笔。下面说说这么做的原因:
1)泛读时使用铅笔:在泛读时看到自己比较喜欢的章节以及明显的关键词时,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以便精读时可以重点看这方面内容。
2)精读时使用彩色笔:精读与泛读大为不同。泛读时所关注的信息,在精读时有可能受到肯定,也有可能被推翻。所以,在泛读时用铅笔做的记号,在精读时可以修改。即便不修改,在精读时换成带颜色的笔,做的标记会更醒目。
精读时,可以在书页面的空白处写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比如这一段或者这一章的内容对你的启发等。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即便书中一大段都是你所喜欢的内容,也最好不要用线逐行全部划上,这样不仅让书看起来缭乱,反而更让你看不出重点。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这一段的左侧划一条竖线。在反复阅读时,如果依然觉得这段重要,可以再划一条竖线(竖线越多,代表这段话越重要)。然后可以用带颜色的笔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这样更有助于记忆。
3)反复阅读时换成另一种颜色的笔:反复阅读时,做记号,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感悟的步骤都与精读时完全相同。但是,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或者读者阅历的不断增加,写在书上的感悟肯定也有很大变化。不同颜色的笔记,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断成熟的轨迹。
其次,摘录书中的经典语句,可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文摘可以用两种载体,一种是电子版,即建立一个专门做书摘的word,把所读过的书的经典语句都打在上面;另一种是用笔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
上学的时候,我有专门摘录经典语句的本子,但是现在,我更习惯把经典语句保存在word文档上,一方面打字比写字效率高,另一方面,文档不仅可以保持电子版,还可以随时打印出来,整理成册。
第三,写书评(或者读后感)。
在创办“越读时间”之前,我很少写书评,自从写书评开始,我发现过去读书只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
很多人以为写书评门槛很低,其实不然。书评并不是让你介绍一下书的内容,以及表面意思。而需要你挖掘一本书最深层次的思考,甚至是作者本身都未曾有过的思考。所以写书评绝对是对读书行为的一个升华,也是对你思想的一个升华。
一篇好的书评,不仅可以让你“学以致用”,还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最重要的是,到此为止,这一本书已经被你完全“吃透”了。相信,你再也不会“忘记这本书”“不理解这本书”了。
小伙伴们,从今天开始,我们重新定义阅读吧!